字词 | 经效产宝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经效产宝 《经效产宝》又名《产宝》,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产科专著。唐昝殷著,刊于唐大中六年至九年(852—855)。宋《崇文总目》最早著录。现存主要版本有:清光绪三年丁丑(1872)影宋刻本,日本影宋刊本即婺源张金城购得原版于光绪七年辛巳(1881)印行本,1955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 昝殷(约797—860),唐代妇产科学家。蜀(今四川境内)人。曾任成都医博士。当时,西川节度使白敏中,因家中妇人多患难产,有人荐举昝殷,白迎召并问其产乳病的道理,殷撰方3卷,论述了妊娠病、产难、产后病等,白敏中读后认为该书很简要,并命名为《产宝》而刊之于世。昝殷又著《食医心鉴》,现仅存《医方类聚》辑本。 本书凡3卷。近3万字。上卷有妊娠病12论,产难4论;中卷有产后16论;下卷有产后9论,共41论,载方260余首。书末附有宋代附刻的续编一卷,录有周颋的《传授济急方论》及李师圣、郭稽中的“十九证”,另有“产后十八论方”,均为宋代产科学中的著名论述,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书是昝氏诊治妇产科多种疾病之经验总结,是其多年临床心得之结晶。因作者尤擅产科,经验甚丰,故著述颇详。书中主要内容有三:1、首论妊娠期以养胎、保胎为要。作者在上卷首先提出安胎数方及妊娠期饮食宜忌,其次阐述了妊娠期杂病的治疗,重视调理气血、补益脾肾。涉及到妊娠呕吐、胎动不安、漏胞下血、身肿腹胀、妊娠下痢、淋等多种病证及妊娠伤寒热病防损胎方论一篇。对每一类证均首列短论,后列方药,并以论述较为精当,所选方剂实用为其特点。2、次论难产诸疾。上卷之产难4论包括: 催产方药、死胎不下。产程过长、胎衣不下等证。重点讨论了难产中的横产、倒产、胎衣不下等的治疗。认为“诸论产难者,内宜用药,外宜用法,盖多门救疗以取其安也。”3、再论产后诸疾尤详。作者在中卷及下卷中广泛阐述了产后诸疾的诊治,对产后各种疾病,如中风、烦闷、淋浊、咳、寒热、下痢、虚羸、血晕、小便遗血、乳汁缺乏、乳结痈、乳汁自出等病证均有论述,文中提出的血晕急救方法,颇合实际而简便易行。昝氏的论述,所列病候不多,而以介绍病证的治疗方药为主。 《经效产宝》一书保留了唐以前产科方面的经验方药,对中国产科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贡献,对后世有着广泛而深入的影响。宋代 《妇人大全良方》、《证类本草》中均保存了《产宝》中的许多内容。朝鲜综合性医书 《医方类聚》亦引 《产宝》的许多内容,虽然散在,但条理清楚,内容全面。19世纪在日本亦有此书的影宋刊本流传。这都说明《经效产宝》一书以其保存的产科治疗经验方药为后人留下了宝贵财富,在国内外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经效产宝又名《产宝》。妇产科著作。唐昝殷撰,三卷。昝殷在继承前人妇产科成果基础上,结合其临床体会,于大中六年 (852) 撰成此书。这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妇产科著作。上卷记载经闭、带下以及妊产期诸病诊治; 中卷论述坐月、难产;下卷为产后各证。所论简明扼要,便于理解。强调妊娠期以养胎、保胎为要。指出:“安胎有二,因母病以动胎,但疗母疾,其胎自安; 又缘胎有不坚,故胎动以病母,但疗胎则母瘥。”对胎动流产病因和治疗论述精详。在治疗上重视调理气血,补益脾肾。治疗难产主张“内宜用药,外宜用法”。这些治疗原则,切于临床实际,迄今仍有临床意义。后人于书末附有续编,收载宋代一些产科名著内容,有周颋、郭稽中等人的产科方论,更丰富了本书的内容。有光绪三年(1877)影宋刻本(二卷本),日本影宋刊本,婺源张金城购得原版于光绪七年印行(有归安凌序) 本,一九五五年人民卫生出版社铅印本。 经效产宝产科著作。又名 《产宝》。3卷。唐·昝殷撰于852年。原书共52篇,371方。今存本共41篇,374方。卷上论妊娠期杂病及难产诸疾; 卷中、下均论产后诸疾。书中论述病候不多,主要介绍具体病证治疗。所列方药大多简易实用,是我国现存较早的一部产科专著。本书后又有宋代附刻的《续论》1卷,内载唐、宋间周颋、郭嵇中等人的产科方论,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建国后有影印本。 《经效产宝》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医妇科学专著。原名 《产宝》,成都人昝殷著于唐大中六年(852年)。原书共52篇、371方。曾经散佚。日本人船桥氏从 《医方类聚》 中抄出320方,汇为3卷,上卷为经闭、带下及妊娠各方,中卷是坐月、难产,下卷是产后各症。 经效产宝又名《产宝》。3卷,唐·昝殷撰于847年(一说852~856年)。原书共52篇,371方,早已佚失。日本人船桥氏从《医方类聚》中辑得320余方。其内容有经闭、带下、妊娠、坐月、难产诸证。书后附有宋代附刻的《续编》 1卷,内载唐、宋间周颋、郭嵇中等人的产科方论。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妇产科专著。 经效产宝三卷。唐昝殷(详见《食医心鉴》)撰。此书约成于唐大中六年 (852),又名《产宝》。原书久佚,后由周颋等辑成,编次为上、中、下三卷,并附续编一卷。上卷论闭经、带下,并列妊娠各方。中卷为坐月、难产。下卷载产后各症。有论有方,简明实用。关于妊娠反应,书中所述颇为详明:“心中愦愦,头旋眼眩,四肢沉重,懈怠,恶闻食气,好吃酸咸果实。”所论安胎之法,与现代科学认识完全一致,指出:“安胎有二,因母病以动胎,但疗母疾,其胎自安;又缘胎有不坚,故胎动以母病,但疗胎则母瘥。”论胎衣不出,一是产妇产时用力过度,产后体力消耗已尽,不能再用力娩出胎衣;二是隔离护理不好,牵揽胎系造成。论难产救治,主张“内宜用药,外宜用法”,颇有见地。对产后急救措施,采取允当,效果显著。诸证方药,均切实际,临证施用,颇有效验。续编一卷有救急方二十一首,产后论十八条,丰富了原书内容。此书为我国现存较早的妇产科专书,对后世有较大影响。有清光绪三年(1877)影宋刊本,日本影宋刊本,光绪七年(1881)婺源张氏据原版刊印本,1955年人民卫生出版社铅印本。 经效产宝jīnɡxiàochǎnbǎo产科专著。又名《产宝》。3 卷。唐·昝殷撰于852 年。原书共52 篇, 371 方。今存本为41 篇, 374方。论述妊娠、难产及产后诸病的治疗方药, 可供产科临床参考。书后附有宋代附刻的《续编》1 卷, 内载唐宋年间周 经效产宝 《经效产宝》《经效产宝》系妇产科医书。又名《产宝》。3卷,续编1卷。唐·昝殷撰。刊于公元852~856年,为中国现存最早的产科专著。上卷有妊娠病12论、产难4论; 中卷有产后16论;下卷有产后9论,共41论。续编录周颋的《传授济急方论》及李师圣、郭稽中的“十九证”,另有“产后十八论方”。妊娠病中包括妊娠呕吐、胎漏胎动不安、数堕胎、胎乳腹中、妊娠小便淋沥、妊娠大便秘结、妊娠水肿等常见病。“产难”包括催产方药、乳胎不下、产程过长、胎衣不下等证。“产后”包括产后破伤风、产后虚脱、产褥感染、产后腹痛、产后出血不止、产后小便不通或涩痛、缺乳、乳痈、乳疮及产后合并其他疾病等,共收集了200多首方。内容均系围绕妊娠、分娩、产后等病证的描述、处理方法和方药治疗,保留了唐以前产科方面的经验方药,在中国产科学的发展史上具有一定的贡献。本书宋代有刊本,光绪年间多次刊行影宋本 (多了续编一卷),1955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按清代影本出版。 ☚ 理瀹骈文 产育宝庆集方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