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绍兴和议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绍兴和议 南宋初年与金订立的和约。1140年(绍兴十年),顺昌、郾城战役大捷后,南宋以高宗、秦桧为代表的投降派一意孤行,苟安求和,撤退军队,放弃中原。次年,宋金议和,规定:宋金间东以淮河,西以大散关(今陕西宝鸡西南)为界,宋向金称臣,每年纳贡银、绢各25万。1142年春,金册立赵构为宋帝。 绍兴和议宋对金的屈辱和约。又称“壬戌之盟”。金军南侵,宋高宗、秦桧统治集团进行一系列投降活动。宋绍兴十一年(金皇统元年,1141年)十一月,宋金和议达成。主要内容:宋、金间划定西起大散关,东至淮水中流为界;宋割唐(治今河南唐河)、邓(治今河南邓县)、商(治今河南商县)、泗(治今江苏盱眙北)等州予金;宋向金称臣;宋向金纳岁贡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和议之后,宋金双方势均力敌,维持了较长时期相对稳定的局面。 绍兴和议 绍兴和议Shaoxing heyi南宋与金签订的屈辱和约。靖康二年(1127)以后,金虽占领了中原地区,但一直遭到汉族爱国将士和广大人民的反抗,在南下侵宋的过程中,也屡被宋军战败。在这种情况下,金有意以签约的形式巩固已从宋朝掠夺来的成果。在宋政府方面,以宋高宗为首的投降派,在形势有利的情况下,不顾朝野的反对,为了保住自己偏安一隅的小朝廷,也力主求和。绍兴十一年(1141)十一月,宋金签定和约,史称绍兴和议。规定:宋高宗对金称臣;宋金两国以淮水、秦岭大散关为界,北为金地,南为宋地,中间的唐、邓二州皆属金国;宋每年给金贡银25万两、绢25万匹;金归还宋徽宗之丧和高宗生母韦太后。绍兴和议的签定反映出南宋政权的衰弱,说明南宋统治者正式承认了女真贵族在北部中国的统治,实际上,南宋已沦为金的附属国地位。绍兴和议签定后,宋金之间的战事趋于缓和,形成比较稳定的南北对峙局面。 ☚ 郾城大捷 宋词 ☛ 绍兴和议南宋初与金订立的和约。高宗、秦桧在顺昌、郾城等役大捷后,曲意求和。绍兴十一年(1141年)与金定议:东以淮河,西以大散关(今陕西宝鸡西南)为界,宋向金称臣,年贡银、绢各25万。次年春,立赵构(高宗)受金册立为宋帝。 绍兴和议南宋时期宋廷与金签订的屈辱和约。又称“壬戌之盟”。金军南侵,宋高宗、秦桧统治集团进行一系列投降活动。宋绍兴十一年(金皇统元年、1141年)十一月,宋金和议达成。 绍兴和议 绍兴和议南宋初年与金订立的和约。南宋绍兴十年(1140),金出兵夺山西、河南,大举南下,遭到南宋军民的强烈抵抗。南宋将领岳飞、刘锜分别在郾城、顺昌等战役中大败金兵,抗金战争四处告捷。但高宗赵构和宰相秦桧畏敌如虎,执意求和,强令各路宋军班师,放弃已收复的河南,解除了韩世忠、岳飞等将领的兵权,将岳飞等人逮捕入狱,以求与金议和。次年与金签订和约: 宋向金称臣,东从淮河中游,西至大散关(今陕西宝鸡西南) 为宋金疆界,割唐(陕西唐河县)、邓 (邓县)二州及商(陕西商县)、秦(甘肃天水县) 二州之半予金。向金纳岁贡银25万两、绢25万匹。金归还宋徽宗棺木及高宗生母韦氏。 ☚ 猛安谋克 红袄军 ☛ 绍兴和议金、宋间重要和约。前后两次。皆在南宋高宗绍兴年间,故名。金继太宗灭北宋后,欲一举再灭南宋,未果。遭各地军民强烈反抗,主战名将岳飞、韩世忠、张浚等抗击尤为得力,阻金南下,收复失地。天会十三年(1135),金熙宗即位,朝内对宋有战、和两派。金天眷元年(宋绍兴八年,1138),金熙宗采纳主和派完颜宗磐等建议,与宋议和。条件是:金将河南、陕西等地交宋;还宋徽宗及韦太后棺木返宋;宋向金称臣;岁贡银25万两,绢25万疋。宋高宗在军事上取得胜利的情况下,妥协退让,任秦桧为右相,主议和事。是年十月,金遣右司侍郎张通古使宋,十二月,宋接受和议。次年正月,秦桧代表高宗拜受金朝诏书,首次和议乃成。未几,以金朝内部派系斗争剧烈,权臣完颜宗干和完颜宗弼(兀术)等极力反对和议,告宗磐结宋谋反,将其杀害,主战派独揽朝政,天眷三年(宋绍兴十年,1140)五月,金熙宗背盟,下诏伐宋,以宗弼为统帅,兵分4路,重夺河南、陕西等地,进军淮南。金军在顺昌(今安徽阜阳县)、郾城(今河南郾城县)等地分别为宋将刘锜和岳飞所败。岳家军尤为威武,连获大捷,直抵距汴京(今河南开封)40余里之朱仙镇,震惊金廷,却为宋高宗12道金牌招回,占地又失。金皇统元年(宋绍兴十一年,1141),金兵渡淮,秦桧为求和,于是年十月,将岳飞下狱,遂遣吏部侍郎魏良臣、王公亮为禀议使使金。十一月,金遣萧毅、邢具瞻为审议使使宋,乃立盟书,第二次和议遂成。主要条款:金宋约界,东自淮水中流,西至大散关,宋割唐、邓2州归金,宋仍向金称臣,贡纳银绢依旧。十二月,宋按金意,以莫须有罪名毒杀岳飞并斩其子。金使持誓书至临安册高宗为宋国皇帝。绍兴和议为宋统治者妥协政策的产物。至此,金朝统治区域基本确立。其后20年,金宋间无大战事。 绍兴和议南宋初年与金订立的和约。兀术(完颜宗弼)在绍兴十年到十一年(1140至1141)的多次失败之后,向秦桧提出以杀害岳飞作为宋金议和的条件。高宗和秦桧居然放弃了河南各地,撤退军队,一意求和。绍兴十一年十月,岳飞被捕下狱,十一月宋金双方达成和议。其主要内容有:向金奉表称臣;宋每年纳贡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宋金东以淮水、西以大散关(陕西宝鸡市西南)为界,已被岳飞收复的唐、邓、商、虢等州以及吴玠、吴璘收复的陕西诸州县和和尚原等要塞,统统划归金朝;金将宋徽宗棺木及高宗生母韦氏送还南宋。次年,金使持誓书到临安,册封赵构为宋帝,和议生效。绍兴和议之后,确立了宋金南北分立的局面。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