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细菌药物敏感试验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细菌药物敏感试验

细菌药物敏感试验xijun yaowu minganshiyan

测定一定浓度的抗菌药物,如抗生素、磺胺类药物和中药制剂等(如金银花、蒲公英、连翘、板兰根、黄连),对细菌的抑菌或杀菌作用,即细菌对这些药物的敏感性,称为细菌药物敏感试验,主要用于临床使用抗菌药物的参考。由于该试验是在体外进行的,不能反映机体免疫功能所产生的抗菌能力,因此,敏感试验结果与临床疗效可能并不一致。

☚ 血清转氨酶测定   乙型肝炎抗原和抗体检查 ☛

细菌药物敏感试验

用一定浓度的抗菌药物对细菌的抑制或杀菌作用所作的测定。即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各种细菌对药物有不同的敏感性。测定方法有纸碟扩散法、试管稀释法等。体外测定与临床治疗效果基本相符,可供治疗选药的参考。

细菌药物敏感试验

细菌药物敏感试验

测定一定浓度的抗菌药物,如抗生素、磺胺类药物和中药制剂等,对细菌的抑菌或杀菌作用,即细菌对这些药物的敏感性,称为细菌药物敏感试验。各种细菌的生化和生物特性不同,对药物的敏感性也不同。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使耐药细菌逐渐增多,即使同种细菌,由于菌株不同,也有一定差别。药物敏感试验,主要用作临床使用抗菌药物的参考。
细菌敏感试验测定方法很多,常用的有纸碟扩散法、试管稀释法、平板打洞法,其它还有纸条、小沟和挖洞法等。
纸碟扩散法:将含一定量抗菌药物的直径6mm滤纸小碟,贴于已接种待测细菌的琼脂平板上,置37℃培养箱中经一定时间培养,测量纸碟抑菌环大小,据以确定敏感程度。一般抑菌环直径>15mm为高度敏感;10~15mm为中度敏感;7~10mm为低度敏感;无抑菌环者为耐药。在判定时,还应注意抗菌药物的扩散性,快者较慢者抑菌环为大,故判定敏感程度标准两者不一致,如多粘菌素、多粘菌素B扩散慢,即便在纸片周围出现一小抑菌环已属敏感;青霉素扩散快,抑菌环超过25mm方为高度敏感。由于无统一标准,各实验室制备抗菌药物纸碟含药量各不相同,敏感度判定标准也不一致。纸碟扩散法操作简单,应用广泛。培养基的成分及pH要稳定,培养基越厚、越硬,抑菌环越小,反之抑菌环较大。接种菌量越多,则抑菌环越小,反之则越大。
试管稀释法:培养基内抗菌药物按几何级数稀释后,接种适量的待测细菌、经培养后,观察引起抑菌作用最低药物浓度,即为该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度。
细菌中药敏感试验 临床实践证明,多数清热药,如金银花、蒲公英、连翘、板兰根、马齿苋、大蒜、黄芩、黄柏、黄连等,都具有抗菌作用。中药敏感试验方法很多,一般除采用上述试管稀释法外,还可采用平板打洞法。平板打洞法,即根据药物的药性,有无挥发性物质,分别以水浸或煎或醇浸法提取,使最后浓度相当生药为100g/dl、50g/dl、25g/dl。于直径9cm灭菌培养皿中,加待测菌液1ml,然后倒入已溶化冷至45℃的琼脂培养基20ml,立即旋转混匀,待琼脂凝固后,于平板上打洞4~5个。每个凹洞内分别滴加上述不同浓度的药液0.05ml。培养一定时间后,测量抑菌环,判定敏感性。
影响中药敏感试验的因素较多,如药物的产地、采集时间、提取方法和浓度等,都对试验结果有一定影响。加之中药成分复杂常互相干扰,体外抗菌试验,有待改进方法,减少干扰,提高临床应用价值。
细菌药物联合敏感试验 进行细菌药物联合敏感试验的目的是协助临床合理联合使用抗菌药物,以期降低药物副作用和毒性,增强抗菌力,减少用药量及延缓耐药性的发生,达到有效地控制细菌感染。试验方法较多,如纸碟扩散法、试管法和纸条法等,常用的是纸碟扩散法。该法是将含有抗菌药物的两种小纸碟,贴于已接种待测细菌的琼脂平板上,两碟相距2~3mm,置37℃培养箱中,经一定时间培养后,观察纸碟抑菌环情况。根据抑菌图形可报告两种抗菌药是“协同”、“相加”、“无关”或“拮抗”等结果(见图)。
结核杆菌药物敏感试验 常用的是试管法,将不同量的抗结核药物分别加于结核杆菌液体培养基中,然后接种结核杆菌,若标本菌量多,可直接接种。一般都采用培养后用菌落接种。接种后置37℃培养,每周观察抑菌情况,第四周报告。结果是以抗结核药物最小抑菌浓度报告,如链霉素“××μg/ml能抑制结核杆菌生长”。


细菌对药物的敏感试验是在体外进行,人体的抗菌能力既有药物作用,也与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所以体内与体外两者反应不平行也不一致。有时在体外对某一药物不甚敏感的菌株,在体内由于其它因素参与,可能有较好的抑菌或杀菌效果。反之,机体抵抗力降低,即使在体外对药物敏感性较好,也可得不到预期的疗效。
☚ 体液及分泌物细菌检查   真菌检查 ☛
0001534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6: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