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纺织印染工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纺织印染工艺

纺织印染工艺

壮族的纺织印染业起源很早。新石器时代中期,壮族先民就已经学会纺织,从这一时期文化遗址出土的陶纺轮就可见证。1986年,在广西武鸣县马头乡安等央战国墓中,又发现一块包裹铜片的麻布,这是壮族地区发现的最早的布。麻质白且有光泽,比较轻柔。经测量,每平方厘米有经纬线各11根,结构紧凑平整,与现代壮族编织的麻布没有多大差异。至西汉时期,壮族先民的麻织业已相当发达,同时也出现了丝织业与印染业。从广西贵县罗泊湾一号西汉墓出土的木牍《从器志》记载及培葬品实物中纺织品已相当多,包括成匹的缯、布及衣服、囊袋等。品种有丝织物和麻织物。麻织品的原料是苎麻和大麻。麻织品有粗、细两种,都是平纹组织。经鉴定:(标本ML:550)支数在200S/1以上。丝织品主要是平纹的绢、纱衣料,十分纤细。其经纬密度为每平方厘米经线41根,纬线31根。西林县普驮西汉铜鼓墓中的“珠襦”也是丝织绢做成,相信都是本地所纺织。汉代,壮族地区的染织业也相当发达,壮族先民把麻布、麻线、丝绢、丝线染成各种颜色也相当普遍。贵县、合浦等地汉墓中出土的三眼、四眼作坊灶,上有釜、锅,并有人作染布条动作的模型,都真实地反映了汉代壮族先民染织业欣欣向荣情况。壮族先民在晋时学会了织棉布,斐渊《广州记》云:“蛮夷不蚕,采木棉为絮,皮员为竹,剥古终藤织以为布。”《南越志》亦有类似记载。古终藤即是木本棉花,是经过人工栽培的。唐宋时期,壮族的纺织业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桂布”、“郁林布”、“吉贝”等布的名称闻名于世。与此同时,腊染、扎染、绞缬等工艺也有了较大的发展。纺织业、染织业的兴旺,导致织锦业的发达。壮族编织工艺奇葩——壮锦,被列为我国四大名锦之一。根据考古发现,壮锦至迟在汉代即已经存在。贵县罗泊湾一号西汉墓七号殉葬棺内出土了相当多的黑地桔红回纹锦残片,便是壮锦的最早实物证据。明清时期,壮锦有了更大的发展。清乾隆时,壮锦还作为朝贡珍品,至今仍有四幅保存在故宫博物院内。建国后,国家大力扶持壮锦编织,分别在忻城、宾阳、靖西、德保成立了壮锦厂,产品远销国内外,使这株壮民族工艺之花获得了新生。其他纺织、印染工艺也有了长足发展,柳州桂林等地的染织业已具较大规模,并已达到较高工艺水平,各类产品深受国内外客商欢迎。

☚ 露顶遮颜帽   壮锦 ☛
0000421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