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纵虎归山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纵虎归山

比喻放走敌手,遗患无穷(将来必受其害)。出自《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此放龙入海,纵虎归山也。”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群雄割据。刘备胸怀大志,一心想夺取天下。但是苦于没有立足之地,只得暂时去投靠曹操。刘备知道曹操对自己存有戒心,因此,装出碌碌无为的样子,做一些只有胸无大志的人才做的事情,以便保存自己,伺机离开曹操。

建安四年(199年),袁绍消灭了公孙瓒,他的弟弟、淮南军阀袁术准备到河北来,兄弟二人结成联盟。刘备得知这个消息后,便向曹操请求带兵去徐州截杀袁术。曹操担心袁绍、袁术联合起来势头更大,将来攻取更难,因此就同意了刘备的请求,让他带领五万人马前去截击袁术。刘备立即回到住处,连夜收拾军器鞍马,匆匆出发。关羽、张飞骑着马边走边问:“哥哥这一次出征,为什么这样急急忙忙?”刘备说:“我在这里就好像笼中的鸟、网中的鱼,这次出征,好比鱼儿回到大海里、鸟儿飞到天空,再也不受笼、网的羁绊了!”

刘备走后,曹操的谋士郭嘉、程昱从外地赶回许昌,听到刘备带兵去徐州的消息,马上去找曹操。程昱说:“从前刘备做豫州牧时,我曾建议杀掉他,你没有听从,今天又让他带兵离开,这等于是把龙放回海中,把虎放回山上,以后想再制服他就难了。”郭嘉说:“丞相你纵然不杀了他,也不应该让他带兵出去。古人说,一日纵敌,万世之患。”曹操醒悟,立即命令许褚带五百名兵士务必把刘备追回来。

但刘备劝回了许褚,领兵在半路截击了袁术,再也没有回许昌。后经过多年的征战,建立了蜀国,形成了曹操、刘备、孙权三足鼎立的新局面。


“纵虎归山”的意思、出处、故事 - 成语大全 - 可可诗词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成语故事 >

纵虎归山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廿一回:“昔刘备为豫州牧时, 某等请杀之, 丞相不听; 今日又与之兵,此放龙入海, 纵虎归山也。”
【故事】: 东汉末年, 天下大乱, 群雄割据一方。屯兵小沛的刘备,被徐州的吕布打败,只得投奔曹操,曹操封刘备为豫州牧。过后,谋士程昱劝曹操杀了刘备,以绝后患,曹操没听程昱。不久,曹操亲率大军征讨吕布,攻占下邳,杀死了吕布。这次战争中,刘备立了大功,被汉献帝封为左将军、宣城亭侯。当时,曹操在朝中执掌大权,献帝极不自由,于是暗中叮嘱国舅董承,串联刘备,伺机谋杀曹操。但由于曹操戒备森严,无从下手,刘备此时也担惊受怕。有一次,传来了割据淮南的袁术准备把私藏的玉玺送交他盘据在河北的哥哥袁绍的消息,刘备立即向曹操请求发兵拦截。曹操真的同意了,并分拨给刘备五万人马。没几天,刘备象出笼之鸟,踏上了新的征程。曹操的谋士程昱、郭嘉从外地回来,一听说让刘备督军截击袁术,都不赞成这样做。程显说:“以前刘备来归时,我请求除了他,丞相不听;今日又给他兵马,这等于放龙入海,纵虎归山啊!”真的,后来刘备自成门户,建立了蜀汉政权。
【意思】:放老虎回山上去。纵:释放。比喻把坏人放走,留下祸根。亦作“放虎归山”。
【古例】:明·朱有燉《义勇辞金》楔子:“主公今日要赏关羽。我想此人十分本事高强,常思刘备,不肯久留麾下,倘若一朝走了,便如放虎入山,纵龙归海,是自遗害也!”《三十六计·擒贼擒王》:“攻胜则利不胜取。取小遗大,卒之利,将之累,帅之害,功之亏也。全胜而不摧坚禽王,是纵虎归山也。”
  • 上一篇:纵横捭阖
  • 下一篇:走马看花

纵虎归山

比喻留下后患。《三国演义》第四二回: “曹操下令军中曰: ‘今刘备釜中之鱼,阱中之虎;若不就此时擒捉,如放鱼入海,纵虎归山矣。’ ”
○ 放虎归山

纵虎归山zònghǔ-guīshān

比喻放走敌手,遗患无穷(将来必受其害)。出自《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此放龙入海,纵虎归山也。”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群雄割据。刘备胸怀大志,一心想夺取天下。但是苦于没有立足之地,只得暂时去投靠曹操。刘备知道曹操对自己存有戒心,因此,装出碌碌无为的样子,做一些只有胸无大志的人才做的事情,以便保存自己,伺机离开曹操。
建安四年(199年),袁绍消灭了公孙瓒,他的弟弟、淮南军阀袁术准备到河北来,兄弟二人结成联盟。刘备得知这个消息后,便向曹操请求带兵去徐州截杀袁术。曹操担心袁绍、袁术联合起来势头更大,将来攻取更难,因此就同意了刘备的请求,让他带领五万人马前去截击袁术。刘备立即回到住处,连夜收拾军器鞍马,匆匆出发。关羽、张飞骑着马边走边问:“哥哥这一次出征,为什么这样急急忙忙?”刘备说:“我在这里就好像笼中的鸟、网中的鱼,这次出征,好比鱼儿回到大海里、鸟儿飞到天空,再也不受笼、网的羁绊了!”
刘备走后,曹操的谋士郭嘉、程昱从外地赶回许昌,听到刘备带兵去徐州的消息,马上去找曹操。程昱说:“从前刘备做豫州牧时,我曾建议杀掉他,你没有听从,今天又让他带兵离开,这等于是把龙放回海中,把虎放回山上,以后想再制服他就难了。”郭嘉说:“丞相你纵然不杀了他,也不应该让他带兵出去。古人说,一日纵敌,万世之患。”曹操醒悟,立即命令许褚带五百名兵士务必把刘备追回来。
但刘备劝回了许褚,领兵在半路截击了袁术,再也没有回许昌。后经过多年的征战,建立了蜀国,形成了曹操、刘备、孙权三足鼎立的新局面。

纵虎归山zònghǔ-ɡuīshān

放老虎回到山里。比喻放走坏人,留下后患。
【同】养虎遗患
【反】斩草除根 除恶务尽

纵虎归山zòng hǔ guī shān

见“放虎归山”。

除恶务尽[去恶务尽]、杜绝后患、斩草除根、斩尽杀绝;放虎归山[放虎入山、纵虎归山]、养虎遗患[养虎留患、养虎为患]、养痈遗患[养痈贻患、养痈成患]

○除恶务尽chú è wù jìn

清除恶势力,必须彻底、干净:对敌人务必~|对这些坏事,必须先有~的态度|~,不留后患|报仇雪恨,~。也说〖去恶务尽〗。

○杜绝后患dù jué hòu huàn

彻底防止或消灭以后的祸患:只有彻底消灭这帮土匪,才能~|为~,采取了许多措施|为~,一定要加宽加固防洪堤。

○斩草除根zhǎn cǎo chú gēn

比喻彻底除去祸根,免得留下后患:把握机会,~|~,一劳永逸|一网打尽,~|索性~,替群众除害。

○斩尽杀绝zhǎn jìn shā jué

全部杀光,一个不留:~,免除后患|~,方解心头之恨。

●放虎归山fàng hǔ guī shān

比喻放走敌人,留下后患:倘他逃走了去,岂不是~|一次次地~,人民群众能不寒心! |一但~,后患必然无穷|这次不抓住他,就是~。也说【放虎入山】、【纵虎归山】。

●养虎遗患yǎng hǔ yí huàn

比喻纵容坏人,留下后患:~,咎由自取|让这种匪首漏网,无异是~。也说【养虎留患】、【养虎为患】。

●养痈遗患yǎng yōng yí huàn

比喻对坏人坏事姑息,结果成了自己的祸害:第一步除掉他的羽翼,千万不要~|不将他革职,就是~|~,自生祸殃。也作【养痈贻患】,也说【养痈成患】。

留下后患

留下后患

遗害 遗患(~无穷)
姑息敌人,终至损害自己:养虎自啮 养虎自毙
包庇、纵容坏人,给自己留下祸患:养虎遗患 养虎遗害 养虎贻患 养虎留患 养虎伤身 纵敌留患 养虎为患 纵敌为患
放走对手,留下祸患:放鱼入海
放走劲敌,留下祸患:放虎归山 放虎于山 纵虎归山 驱虎归山 放龙入海
放走劲敌,留下祸根:纵虎出押 纵虎出匣

☚ 留下灾祸   剩余 ☛

纵虎归山

把老虎放回山里。比喻放任敌人逃走。纵:放纵,放任。虎:老虎,指敌人。《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 “今日又与之兵,此放龙入海,纵虎归山也。”

纵虎归山放虎归山zòng hǔ guī shān

let the tiger return (/go back)to the mountains—cause calamity for the future;allow the enemy to escape
❍ 前在长安,见安禄山面有反相,知其包藏祸心,不想圣上命彼出镇范阳,分明~。(洪昇《长生殿》) When l was in the capital I saw that An Lushan looked like a rebel and knew that he was plotting mischief; but then the emperor suddenly sent him to command Fanyang—this is like letting the tiger go back to the mountain.
❍ 哼!假如我们捉到瑞澂同黎元洪、张彪他们,那就不会~。(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 Ⅰ—250) Well,if we ever lay our hands on Rui Zhang,Li Yuanhong or Zhang Biao,we’ll never let them off so easily. That would amount to setting a captured tiger free…

纵虎归山zong hu gui shan

let the tiger return to the mountains—cause calamity for the future

纵虎归山

let the tiger return to the mountain—cause calamity for the future

纵虎归山zònɡ hǔ ɡuī shān

把老虎放归山中。比喻自留祸根。cause calamity for the future, let the tiger return to the mountains

纵虎归山zòng hǔ guī shān

【解义】纵:放,释放。把老虎放回深山。比喻放走敌人,留下后患。
【用法】把坏人放走,从而留下后患,可用此语。
【例句】你放走他,等于~,后果不堪设想。
【近义】养虎遗患
【反义】斩尽杀绝

纵虎归山zòng hǔ guī shān

放老虎回山林。比喻把敌人放回老巢,留下后患。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程昱曰:‘昔刘备为豫州牧时,某等请杀之,丞相不听;今日又与之兵,此放龙入海,纵虎归山也。’”

纵虎归山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纷争。屯兵小沛的刘备因败于吕布,无处容身,只得暂时投靠曹操。曹操很高兴,设宴款待他,并封他为豫州牧。
散席后,谋士认为刘备非同一般,如果现在不杀了他,将来必成后患。而另一谋士郭嘉认为现在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刘备是个英雄,如果杀了他,会落个害贤的坏名声,对统一天下的大业没有什么好处。曹操认为他说得对。
第二年,冀州的袁绍势力日益强大,割据淮南的袁术打算把私藏的玉玺送到河北,劝哥哥袁绍称帝。曹操不愿让袁绍和袁术两股势力联合,准备派兵去拦截。刘备见脱身机会来了,就对曹操说:“袁术投奔袁绍必经徐州,我愿带一支军队在半路拦截,保证能捉住袁术。”
曹操毫不怀疑,奏明献帝后,拨给刘备五万人马。刘备立即率军出发。关羽、张飞见刘备慌忙的样子,不解地问他:“哥哥今番出征,为何如此匆忙?”
“我在曹操手下好比笼中鸟,网中鱼,无法一展身手。这次出征,就好像鱼儿回到了大海,再也不受限制了。”
刘备刚走不久,程昱和郭嘉从外地回来,一听说这事忙去见曹操。
程昱说:“以前刘备来投靠时,我曾请求您杀了他,丞相没有听从;如今您给了他许多兵马,这无疑是放龙入海,纵虎归山啊!以后再想制服他,就很难了。”
郭嘉也认为不该让刘备带兵出征。
曹操认为两人言之有理,便派许褚领兵前往,把刘备追回来。刘备自然不肯回去。他在徐州附近杀败了袁术,进驻徐州,从此离开曹操,自立门户。
后来,人们就用“纵虎归山”这个成语,来比喻把敌人放回窝巢,留下祸根。

纵虎归山zònɡ hǔ ɡuī shān

【释义】比喻把不该放的坏人放掉了,以致留下祸患。
纵:????.
???? ???? ??? ???.
?? ?? ???? ??? ???.
【例句】杀人强盗被无罪释放,真是纵虎归山啊!
?????? ??? ?????? ?? ???? ???? ????.
【近义词】放虎归山 后患无穷
【反义词】除恶务尽

放走坏人回老窝,留下后患放虎归山;纵虎归山

格式 比喻式。
释义 把老虎放回山里去。
举例 倘他逃走了去,岂不是放虎归山?(《说岳全传》第三一回)

纵虎归山zòng hǔ guī shān

纵:释放。把老虎放回山去。比喻放走强劲的对手,自留祸根。
〔例〕师爷附在知县的耳旁说:“此人必须就地处决,不可~。”
【提示】含贬义。

纵虎归山zònɡ hǔ ɡuī shān

犹言放虎归山。

纵虎归山zònɡ hǔ ɡuī shān

【解义】 纵:放,释放。把老虎放回深山。比喻放走敌人,留下后患。
【用法】 把坏人放走,从而留下后患,可用此语。
【例句】 你放走他,等于~,后果不堪设想。
【近义】 养虎遗患Z
【反义】 斩尽杀绝

S22S【纵虎归山】zòng hǔ guī shān

把老虎放回山去。比喻放走坏人,留下祸根。纵:释放。也作“放虎归山”。

纵虎归山zònghǔ-guīshān

〔兼语〕 纵,放走。把老虎放归山林。比喻放走凶悍敌手,留下祸患。曹禺《王昭君》4幕:“放了单于,就是~,以后难制。”
△ 贬义。多用于描写为政、治军、处事方面。

放龙入海;纵虎归山

放龙入海;纵虎归山fàng lóng rù hǎi;zòng hǔ guī shān

【上】把龙放入深海。比喻放走敌人或对手,留下后患。
【下】纵:放。把虎放回大山。比喻放走敌人或对手,留下后患。
◆也作“放虎归山”。曹禺《王昭君》四幕:“放了单于,就是纵虎归山,以后难制。”
【综】比喻放走强敌,给自己留下后患。
【例】
❶ 《三国演义》二十一回:“此放龙入海,纵虎归山也,后欲治之,其可得乎?”
❷ 萨达姆被逮住了,这次别再指望活着出去,布什政府绝不会放龙入海,纵虎归山。

☚ 捣虚批吭;破坚摧刚   奋武扬威;诛暴讨逆 ☛
0000114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1:4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