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纵虎归山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纵虎归山比喻放走敌手,遗患无穷(将来必受其害)。出自《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此放龙入海,纵虎归山也。”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群雄割据。刘备胸怀大志,一心想夺取天下。但是苦于没有立足之地,只得暂时去投靠曹操。刘备知道曹操对自己存有戒心,因此,装出碌碌无为的样子,做一些只有胸无大志的人才做的事情,以便保存自己,伺机离开曹操。 建安四年(199年),袁绍消灭了公孙瓒,他的弟弟、淮南军阀袁术准备到河北来,兄弟二人结成联盟。刘备得知这个消息后,便向曹操请求带兵去徐州截杀袁术。曹操担心袁绍、袁术联合起来势头更大,将来攻取更难,因此就同意了刘备的请求,让他带领五万人马前去截击袁术。刘备立即回到住处,连夜收拾军器鞍马,匆匆出发。关羽、张飞骑着马边走边问:“哥哥这一次出征,为什么这样急急忙忙?”刘备说:“我在这里就好像笼中的鸟、网中的鱼,这次出征,好比鱼儿回到大海里、鸟儿飞到天空,再也不受笼、网的羁绊了!” 刘备走后,曹操的谋士郭嘉、程昱从外地赶回许昌,听到刘备带兵去徐州的消息,马上去找曹操。程昱说:“从前刘备做豫州牧时,我曾建议杀掉他,你没有听从,今天又让他带兵离开,这等于是把龙放回海中,把虎放回山上,以后想再制服他就难了。”郭嘉说:“丞相你纵然不杀了他,也不应该让他带兵出去。古人说,一日纵敌,万世之患。”曹操醒悟,立即命令许褚带五百名兵士务必把刘备追回来。 但刘备劝回了许褚,领兵在半路截击了袁术,再也没有回许昌。后经过多年的征战,建立了蜀国,形成了曹操、刘备、孙权三足鼎立的新局面。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成语故事 > 纵虎归山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廿一回:“昔刘备为豫州牧时, 某等请杀之, 丞相不听; 今日又与之兵,此放龙入海, 纵虎归山也。” 【故事】: 东汉末年, 天下大乱, 群雄割据一方。屯兵小沛的刘备,被徐州的吕布打败,只得投奔曹操,曹操封刘备为豫州牧。过后,谋士程昱劝曹操杀了刘备,以绝后患,曹操没听程昱。不久,曹操亲率大军征讨吕布,攻占下邳,杀死了吕布。这次战争中,刘备立了大功,被汉献帝封为左将军、宣城亭侯。当时,曹操在朝中执掌大权,献帝极不自由,于是暗中叮嘱国舅董承,串联刘备,伺机谋杀曹操。但由于曹操戒备森严,无从下手,刘备此时也担惊受怕。有一次,传来了割据淮南的袁术准备把私藏的玉玺送交他盘据在河北的哥哥袁绍的消息,刘备立即向曹操请求发兵拦截。曹操真的同意了,并分拨给刘备五万人马。没几天,刘备象出笼之鸟,踏上了新的征程。曹操的谋士程昱、郭嘉从外地回来,一听说让刘备督军截击袁术,都不赞成这样做。程显说:“以前刘备来归时,我请求除了他,丞相不听;今日又给他兵马,这等于放龙入海,纵虎归山啊!”真的,后来刘备自成门户,建立了蜀汉政权。 【意思】:放老虎回山上去。纵:释放。比喻把坏人放走,留下祸根。亦作“放虎归山”。 【古例】:明·朱有燉《义勇辞金》楔子:“主公今日要赏关羽。我想此人十分本事高强,常思刘备,不肯久留麾下,倘若一朝走了,便如放虎入山,纵龙归海,是自遗害也!”《三十六计·擒贼擒王》:“攻胜则利不胜取。取小遗大,卒之利,将之累,帅之害,功之亏也。全胜而不摧坚禽王,是纵虎归山也。”
纵虎归山比喻留下后患。《三国演义》第四二回: “曹操下令军中曰: ‘今刘备釜中之鱼,阱中之虎;若不就此时擒捉,如放鱼入海,纵虎归山矣。’ ” 纵虎归山zònghǔ-guīshān比喻放走敌手,遗患无穷(将来必受其害)。出自《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此放龙入海,纵虎归山也。” 纵虎归山zònghǔ-ɡuīshān放老虎回到山里。比喻放走坏人,留下后患。 纵虎归山zòng hǔ guī shān见“放虎归山”。 除恶务尽[去恶务尽]、杜绝后患、斩草除根、斩尽杀绝;放虎归山[放虎入山、纵虎归山]、养虎遗患[养虎留患、养虎为患]、养痈遗患[养痈贻患、养痈成患]○除恶务尽chú è wù jìn清除恶势力,必须彻底、干净:对敌人务必~|对这些坏事,必须先有~的态度|~,不留后患|报仇雪恨,~。也说〖去恶务尽〗。 ○杜绝后患dù jué hòu huàn彻底防止或消灭以后的祸患:只有彻底消灭这帮土匪,才能~|为~,采取了许多措施|为~,一定要加宽加固防洪堤。 ○斩草除根zhǎn cǎo chú gēn比喻彻底除去祸根,免得留下后患:把握机会,~|~,一劳永逸|一网打尽,~|索性~,替群众除害。 ○斩尽杀绝zhǎn jìn shā jué全部杀光,一个不留:~,免除后患|~,方解心头之恨。 ●放虎归山fàng hǔ guī shān比喻放走敌人,留下后患:倘他逃走了去,岂不是~|一次次地~,人民群众能不寒心! |一但~,后患必然无穷|这次不抓住他,就是~。也说【放虎入山】、【纵虎归山】。 ●养虎遗患yǎng hǔ yí huàn比喻纵容坏人,留下后患:~,咎由自取|让这种匪首漏网,无异是~。也说【养虎留患】、【养虎为患】。 ●养痈遗患yǎng yōng yí huàn比喻对坏人坏事姑息,结果成了自己的祸害:第一步除掉他的羽翼,千万不要~|不将他革职,就是~|~,自生祸殃。也作【养痈贻患】,也说【养痈成患】。 留下后患 留下后患遗害 遗患(~无穷) ☚ 留下灾祸 剩余 ☛ 纵虎归山把老虎放回山里。比喻放任敌人逃走。纵:放纵,放任。虎:老虎,指敌人。《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 “今日又与之兵,此放龙入海,纵虎归山也。” 纵虎归山放虎归山zòng hǔ guī shānlet the tiger return (/go back)to the mountains—cause calamity for the future;allow the enemy to escape 纵虎归山zong hu gui shanlet the tiger return to the mountains—cause calamity for the future 纵虎归山let the tiger return to the mountain—cause calamity for the future 纵虎归山zònɡ hǔ ɡuī shān把老虎放归山中。比喻自留祸根。cause calamity for the future, let the tiger return to the mountains 纵虎归山zòng hǔ guī shān【解义】纵:放,释放。把老虎放回深山。比喻放走敌人,留下后患。 纵虎归山zòng hǔ guī shān放老虎回山林。比喻把敌人放回老巢,留下后患。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程昱曰:‘昔刘备为豫州牧时,某等请杀之,丞相不听;今日又与之兵,此放龙入海,纵虎归山也。’” 纵虎归山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纷争。屯兵小沛的刘备因败于吕布,无处容身,只得暂时投靠曹操。曹操很高兴,设宴款待他,并封他为豫州牧。 纵虎归山zònɡ hǔ ɡuī shān【释义】比喻把不该放的坏人放掉了,以致留下祸患。 放走坏人回老窝,留下后患放虎归山;纵虎归山格式 比喻式。 纵虎归山zòng hǔ guī shān纵:释放。把老虎放回山去。比喻放走强劲的对手,自留祸根。 纵虎归山zònɡ hǔ ɡuī shān犹言放虎归山。 纵虎归山zònɡ hǔ ɡuī shān【解义】 纵:放,释放。把老虎放回深山。比喻放走敌人,留下后患。 S22S【纵虎归山】zòng hǔ guī shān把老虎放回山去。比喻放走坏人,留下祸根。纵:释放。也作“放虎归山”。 纵虎归山zònghǔ-guīshān〔兼语〕 纵,放走。把老虎放归山林。比喻放走凶悍敌手,留下祸患。曹禺《王昭君》4幕:“放了单于,就是~,以后难制。” 放龙入海;纵虎归山 放龙入海;纵虎归山fàng lóng rù hǎi;zòng hǔ guī shān【上】把龙放入深海。比喻放走敌人或对手,留下后患。 ☚ 捣虚批吭;破坚摧刚 奋武扬威;诛暴讨逆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