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纳粹党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纳粹党 德国法西斯主义政党。纳粹是德语Nationa-lsozialist缩写字Nazi的音译。前身是1919年成立的德意志工人党,1920年改为德国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1921年希特勒任党魁,鼓吹大日耳曼主义,要求扩张领土,重新瓜分殖民地,维护私有财产制度,建立一个大德意志帝国。1933年夺取政权后在德国建立法西斯专政,最后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年10月,盟国管制委员会宣布该党为非法组织。 纳粹党即德国法西斯党。“纳粹”是该党名称中“Nationalsozialist”(民族社会主义)一词的缩写“Nazi”的译音。全称为德意志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曾译为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前身为1919年1月5日由A.德莱克斯勒和C.哈勒建立的德国工人党。1920年9月30日,该党用“德意志民族社会主义工人联盟”的名义在慕尼黑登记。1921年6月29日,阿道夫·希特勒任党的主席。1923年11月希特勒啤酒店暴动失败后,该党被取缔。1925年重建。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成为德国总理,纳粹党成为德国执政党,从此开始了德国法西斯专制统治。1946年9月30日被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宣判为犯罪组织。 纳粹党 纳粹党Nacuidang德国法西斯政党。全称民族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旧译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纳粹为德文民族社会主义缩写的音译, 前身为慕尼黑一小政治团体“德意志工人党”。1919年,希特勒加入后,逐渐控制该党。1920年2月发表党纲 《二十五点纲领》,鼓吹民族复仇主义、种族主义和对外扩张,标榜“社会主义”以欺骗群众。该年4月更名为纳粹党,制定卐字党徽和红底白圆心黑卐字的党旗, 以 《人民观察家报》为党报。1921年确定“领袖原则”,希特勒在党内取得绝对领导权。同年建立准军事组织冲锋队,进行暴力恐怖活动。1923年发动啤酒店暴动,失败后被勒令解散。1924年希特勒出狱后重新恢复活动,利用魏玛宪法不断扩充力量,攻击马克思主义和民主主义,争取容克地主和垄断资本家的支持,企图通过“合法”途径取得政权。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大肆进行蛊惑性宣传,竭力拉拢对现状不满的中下层群众,取得军队的支持,1932年成为国会中第一大党。1933年1月,希特勒被任命为总理,夺取了政权。对内镇压共产党,解散其他政党,取消资产阶级民主,煽动排犹运动,实行一党独裁的法西斯专制统治。对外撕毁《凡尔赛和约》,积极扩军备战,组织轴心国集团,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侵略欧洲各国和苏联,在占领区实行掠夺和镇压政策。1945年德国投降后,被盟国管制委员会宣布为非法。 ☚ 魏玛共和国 啤酒店暴动 ☛ 纳粹党 纳粹党Nacuidang德国极端反动的法西斯政党。全称民族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旧译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纳粹为德文民族社会主义缩写的音译。前身为1919年1月成立的慕尼黑一小政治团体“德意志工人党”。同年9月希特勒加入后,逐渐控制该党。1920年2月发表党纲《二十五点纲领》,鼓吹民族复仇主义、种族主义和对外扩张,标榜“社会主义”以欺骗争取群众。该年4月改名为纳粹党,制定卐字党徽和红底白圆心黑卐字的党旗,以《人民观察家报》为党报。1921年确立“领袖原则”,希特勒取得党内绝对领导权。同年建立准军事组织冲锋队,进行暴力恐怖活动。1923年11月在慕尼黑发动啤酒店爆动,失败后被勒令解散。希特勒在狱中写成《我的奋斗》一书,成为纳粹党的理论和行动纲领。1924年底,希特勒出狱后重新恢复活动,企图通过“合法”途径取得政权,争取容克地主和垄断资本家的支持,逐步扩充力量,获得缓慢发展。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大肆进行蛊惑性宣传,竭力拉拢对现状不满的中下层群众,取得军队的支持,1932年成为国会中第一大党。1933年1月,希特勒被认命为总理,夺取了政权。对内镇压共产党。取消资产阶级民主,掀起排犹运动,实行一党独裁的法西斯专制统治。对外撕毁《凡尔赛和约》,积极扩军备战,建立以战争为目的的国家经济的统制。组织轴心国集团,不断扩张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侵略欧洲各国和苏联,在占领区实行掠夺和镇压政策。1945年德国投降后,被盟国管制委员会宣布为非法组织。 ☚ 德国十一月革命 国会纵火案 ☛ 纳粹党即“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