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笼shā lóng纱制灯笼。白居易《宿东亭晓兴诗》:温温土炉火,耿耿纱笼烛。 纱笼谓名贵者的题作受到珍视。清陈维崧《清平乐·夜饮友人别馆,听年少弹三弦》词: “漫劳醉墨纱笼,且娱别院歌钟。” ○ 碧纱笼 沙龙;纱笼◉ 沙龙shālónɡ 名 ❶17世纪末叶和18世纪法国巴黎的文人和艺术家经常受贵族妇女的招待,在客厅集会,谈论文艺,因而后来把文人雅士集会或集会的场所叫做沙龙。 ❷泛指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小型聚会。〈例〉艺术~/ 文学~/ 英语~/ 语言学~。 ◉ 沙笼shālónɡ 名 东南亚一带人穿的用长布裹住身体的服装。 古代名物 > 日用類 > 爐燈部 > 燈具 > 紗籠 紗籠 shālóng 以紗糊成的燈籠。唐·白居易《宿東亭曉興》詩:“温温土爐火,耿耿紗籠燭。”宋·蘇軾《行香子》詞:“暫留紅袖,少却紗籠。”宋·吳自牧《夢粱録·元宵》:“王孫公子,五陵年少,更以紗籠喝道。”元·張子堅《得勝令》曲:“錦衣搭白馬,紗籠照道行。”清·納蘭性德《生查子》詞:“獨夜背紗籠,影著纖腰畫。”參見本類“紗燈”。 纱笼shālóng犹纱罩。婚礼中新娘罩面的纱巾。清李渔《风筝误·婚闹》:“你们都回避,好待我揭去纱笼看阿娇。”《天雨花》第三十六回:“弟们虽在来观看,纱笼罩面怎分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