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腰iau55yao55(拦腰)捆扎。《说文·糸部》: “约,缠束也。”段玉裁注: “束者,缚也。” 《诗·小雅·斯干》: “约之阁阁,椓之橐橐。”毛传:“约,束也。” 《战国策·齐策六》: “鲁连乃书,约之矢以射城中。”《太平御览》卷三十一引梁吴均《续齐谐记》曰: “今若有惠,可以楝树叶塞其上,以五彩丝约之,此二物蛟龙所惮也。”《说文·糸部》“絭,臂绳也”段玉裁注: “臂褏易流, 以绳约之,是绳谓之絭。”清邓廷桢《双砚斋笔记》卷四:“金陵人以艸索束物谓之艸约(音似要),即《左传》寻约之约。《说文》: ‘约,缠束也。’ 从勺之字声,古音如《论语》 ‘乐节礼乐’之‘乐’。”亦作“要”。清赵翼《陔余丛考》卷三十《名帖》: “刺则用纸,阔二三寸,书姓名于纸之前,反卷如箸,以红线要之。”姜亮夫《昭通方言疏证》 (1246条): “今昭人言以绳束物音如要,按《说文》: ‘约,缠束也。’ 《诗·小雅》‘约之阁之’ 毛传: ‘约,束也。’要、约双声之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