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约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约旦Jordan国名。在今阿拉伯半岛西北部。以约旦河得名。公元前13世纪建立最早的城邦。曾先后被亚述、巴比伦、波斯和塞琉古统治。公元7世纪被穆斯林阿拉伯人占领。1517年,被土耳其人占领,属奥斯曼帝国的大马士革省。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1921年英国以约旦河为界把巴勒斯坦分为东、西两部分,西部仍称巴勒斯坦,东部成立外约旦酋长国。1946年外约旦独立,1947年改国名为外约旦哈希姆王国。1949年又改称约旦哈希姆王国。首都安曼。 约旦亚洲西部国家。全称约旦哈希姆王国。1946年3月22日独立。国土面积96188km2,人口458万(1997)。首都安曼。1977年4月7日与中国建交。国土大部分为高原,是阿拉伯高原的一部分,海拔650~1000m。沙漠占全国面积4/5以上。约旦河全长320km,注入死海。西部山区属亚热带地中海型气候,其余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1月平均气温7~14℃,7月为26~33℃,年均降水量西部山区500~700mm,东南部仅50mm。系发展中国家,资源贫乏,经济基础薄弱。1977年国内生产总值53.8亿约旦第纳尔。1977年汇率:1约旦第纳尔=1.412美元。工业多属轻工业和小型加工工业。1977年工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2%。农业不发达。可耕地面积小,仅90万hm2,已耕地面积仅50万hm2。粮食不能自给,每年所需粮食3/4靠进口。旅游业是约旦的三大经济支柱之一,又是主要外汇来源。1977年游客达112.7万人次。旅游收入7.75亿美元。交通运输以公路为主。铁路全长618km。1977年客运量3.13万人次,货运量378.95万t。公路总长8000km,年运输量900多万t。亚喀巴港是约旦唯一的港口和进出口贸易集散中心,有22个深水泊位,有固定航线29条,年货物吞吐量可达2000万t。拥有飞机17架,国际航线48条。客运量约为180万人次。货运量6.5万t。小学至高中为免费教育。全国有各类学校4442所,教师近6.3万人,学生132万人。有6所公立大学,另有12所私立大学,在校学生70546人,其中外国留学生7914人;另外还有社区学院(相当中专)52所,学生22471人。全国有学士20万人,硕士1.8万人,博士8000人。全国文盲率为10%。约旦2004年人口548万。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108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720美元(2002)。通货膨胀率2.4%。失业率12.5%。 约旦Jordan西亚国家。在阿拉伯半岛西北部。西南角濒临红海的亚喀巴湾。面积96188平方公里(包括约旦河西岸)。人口415万(包括约旦河西岸,1987年),多为阿拉伯人,穆斯林占90%以上。首都安曼。属阿拉伯高原,沙漠占国土4/5以上。西部属地中海式气候,其余为亚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主要有磷酸盐、钾盐等矿藏。经济以工矿业为主。约旦河谷地为主要农业区。 约旦西南亚国家。北与叙利亚接壤,东北与伊拉克交界, 东、南与沙特阿拉伯相连,西与巴勒斯坦、以色列为邻,西南一角濒红海亚喀巴湾。自古为中东兵家必争之地。面积91 390平方千米。人口约301万(1990年),兵力10.13万(1991年)。1977年4月7日与中国建交。 约旦 约旦全称约旦哈希姆王国。位于亚洲西部,属阿拉伯高原的一部。与叙利亚、伊拉克、沙特阿拉伯和以色列接壤。面积9.8万平方公里。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多山地,东部、东南部为沙漠。沙漠占全国总面积80%以上。约旦河流经西部,注入死海。死海为咸水湖,湖面低于海平面392米,是世界陆地最低点。西部山区属亚热带地中海型气候。年平均降水量为500-700毫米。东部、南部属热带沙漠气候,年平均降水量仅为50毫米。平均气温1月为7-14℃,7月为26-33℃。人口362.4万 (1987年数字,包括被占领的约旦河西岸75万人)。阿拉伯人为大部分,约有4万贝都因人,其余为土库曼人、亚美尼亚人和彻尔克斯人。阿拉伯语为国语,通用英语。90%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属逊尼派; 约有8%的居民信奉基督教。首都安曼。主要旅游区有: 安曼、死海、亚喀巴、杰拉什、佩特拉。每年从世界各地来的游客多达120万人次。 ☚ 冲绳群岛 约翰内斯堡 ☛ 约旦Jordan全称约旦哈希姆王国。为西南亚发展中国家,实行发展中的自由市场经济。其国土面积8.9万平方公里(1996年),人口500万(1998年年中数)。首都安曼,货币名称约旦第纳尔。1946年3月英国被迫承认外约旦独立,改名外约旦哈希姆王国,1948年5月第一次阿以战争中,约旦占领约旦河西岸,1950年4月约旦河东、西岸合并为约旦哈希姆王国。约旦是农、牧业国家。20世纪70年代实行经济开放和贸易自由化政策,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重视农业,开发磷酸盐矿和钾盐资源,组织劳务出口,经济发展较快,1969~1980年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率10.8%。1988年以前尚能保持年平均3.8%的水平。自从1988年侯赛因国王宣布断绝与约旦河西岸的行政关系,经济形势恶化,已连续两年出现负增长,通货膨胀急剧恶化,1989年为25.8%、1990年为16.1%。1989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 640美元(仅约旦河东岸)。矿产资源贫乏。主要有磷酸盐,从死海海水中提炼钾盐。工业基础薄弱,主要产品有水泥、卷烟、食品等。农业不发达,1989年农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大麦。粮食不能自给,1989年进口谷物67.1万吨。橄榄、柑桔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大部分供出口。对外贸易长期逆差。磷酸盐是主要出口商品。机器设备、燃料、食品是三大主要进口商品。贸易对象国有美国、联邦德国、日本、伊拉克、沙特阿拉伯等。1985年后,对中国的出口增加较快。70年代以来,从海湾产油国汇回的侨汇收入和旅游收入在平衡国际收支中发挥一定作用。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在1977~1990年的13年中只有1980年和1989年有盈余。长期以来,经常得到海湾产油国的援助和贷款。1989年末外债总额累计640.4亿美元。1997年外国直接投资2200万美元,外债总额82.34亿美元,现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10%。1998年,其商品出口额17.5亿美元,进口额39.1亿美元;国民生产总值为69亿美元,在世界排名第100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520美元,在世界排名第120位;国际储备总额为19.88亿美元。 约旦Jordan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