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红缨帽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红缨帽hóngyīngmào清代带有红缨的满族男帽通称。满族礼帽有暖帽、凉帽之分。冬春多戴毛皮制暖帽,也称毛皮帽;夏秋多戴草编凉帽。冬春用翻檐式暖帽,有海龙、熏貂、紫貂、海獭、狐皮等材质,在缝合的顶上,加一团红毛为饰;夏秋用覆锅式凉帽,有玉草、藤篾、竹丝等材质。在帽顶上加一小雨缨,即红缨。另有便帽,以红绒为顶,顶后或垂尺余红缦。清太祖时,曾禁止在村子里戴有帽缨的凉帽,太宗时曾禁止帽上锭尖缨,顺治时方许黑帽缀以红缨,以后渐渐变成只有官兵的帽子才饰红缨,直到清末。清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凡遇府第大宅,节寿往贺,皆著应时袍褂,带红缨帽,著缎靴,出必以车。”范寅《越谚》卷中:“红缨帽,即暖帽。”《老残游记》第二回:“轿子后面,一个跟班的戴个红缨帽子,膀子底下夹个护书,拼命价奔,一面用手巾擦汗,一面低着头跑。” 红缨帽 180 红缨帽亦称“暖帽”,清代男子的礼帽,圆形,帽顶为红色,覆以红缨,装有顶子(金属或宝石制做的珠子),帽檐外翻,绕头一周,为黑色。顶子以材质、颜色不同,区分官阶。 ☚ 盔 礼帽 ☛ 红缨帽清代带有红缨的满族男帽通称。因早期男子礼帽顶披红缨故名。源自金代女真,元代蒙古人也有戴者。《大明一统志》卷89有生女真帽缀红缨的记载。满族礼帽有暖帽、凉帽之分。冬春多戴毛皮制暖帽,也称毛皮帽;夏秋多戴草编凉帽。暖帽,在缝合的顶上,加一团红毛为饰;凉帽,在帽顶上加一小雨缨,即红缨。另有便帽,以红绒为顶,顶后或垂尺余红缦。时有“红缨满洲”之称。清太祖时,曾禁止在村子里戴有帽缨的凉帽,太宗时曾禁止帽上锭尖缨,顺治时方许黑帽缀以红缨,以后渐渐变成只有官兵的帽子才饰红缨,直到清末。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