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红白喜事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红白喜事

红白喜事

四幕喜剧。魏敏、孟冰、李冬青、林朗编剧。发表于《剧本》1984年第5期。剧本通过华北某地农村因婚丧嫁娶引出的矛盾冲突,真实地揭示了当前农村变革时期的进步与落后、文明与迷信相互交织的复杂风貌,以及种种旧意识正在动摇的必然趋势。作者既真实地描写了20世纪80年代农村出现的新变化,也深入地揭示了仍然存在的封建意识、问卦算命、包办婚姻、重男轻女、打人、赌博、借寿等落后现象。剧本成功地塑造了郑奶奶、二伯伯、窦老闷、热闹、灵芝等人物形象。尤其是郑奶奶这个久经革命斗争考验的老人身上,仍存在封建、迷信、专制、愚昧的落后意识,更加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作品揭示了农村清除封建残余意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性和艰巨性。此剧以其强烈的生活气息,浓郁的地方特色,丰富的人物形象,以及生动活泼的喜剧风格,赢得人们的喜爱。获1984—1985年全国话剧优秀剧本奖。

☚ 十五桩离婚案的调查剖析   街上流行红裙子 ☛

《红白喜事》

在我的故乡,历来厕所是很少的,原因是粪便在那儿不值钱,有厕所的人还得花费一些钱才能找到挑夫把那些臭东西弄出去。在住宅里如是,在商号里也复如是,有些小家庭或是小店铺就根本没有这一项设备。

我家的近处有一个公共厕所,那里每天都挤满了人。那厕所离地五六尺高,要走上几步石级才能从那小门进去。

那墙垣永远都刷得很白,上面题着黑色的字,日子很久了,我已不能完全记忆,可是无非是“公共厕所,注意卫生”这一类的字句。

厕所既是赔钱的事,哪里还会有人出钱来粉刷墙壁?事实上这是由公安局来花钱的,至于那一笔款子的来源则仍由当地居民分摊。

那墙垣虽是漂亮,而内面就不堪设想,既脏且臭。

我想追写出两件与这厕所有关的事来。

每个冬天当孩子们起始敲打锣鼓吹起洋铁制的花号来,就是说快过年了。这时候,学校放寒假,满街上都是小孩,时间多过几天,花炮响起来,冲天炮常在黑空里炸开。天气更冷,我们作小孩子的却不感到冷,总是放弃家中火盆的温暖,跑到街上去。我知道,年关,立刻就要来了。

一个黄昏,街上的行人的脸起始模糊的时候,厕所附近有了一种纷扰。

白天,往那儿去的都是男人,只有这时候才是女人上那儿去的固定时间。她们去倒便桶,而且用砍破的竹筒洗刷它,弄得一街都是那种不太好听的声音。

第一个走进茅房去的女人发现那横梁上挂着一根绳子,一个人沉重地,笔直地吊在那儿,于是她惊恐地喊起来。

人渐渐的多了。附近的岗警那时还没有撤岗,就慢慢地走过来,挪开众人走进去。不久就拖着那个垂死者走出来。

他愤愤的骂着,从那些粗野与充满性器官与性行为的字句里,也可以断断续续地分辨出他的埋怨,埋怨那人不应该在他的管区中来寻死——和他过不去。

那垂死的精神被警察的一阵耳光所刺激,总算回复过来了,他垂着头,低声地在说话。那意思是自己过不了年才寻死的。

当时我完全同意警察的处理,在大年夜为什么给人带来这样的不吉祥。可是追忆起来,我的心却非常沉重。

另外一次的纷扰比第一次的更大,可是人们却不肯跑进里面去。有些好心的女人把饭送到茅厕里。而附近的人从此也都不上那儿大小便了。

一个测字先生用红纸写了“内有月母子”五个字,一个女人拿去贴在厕所门上。

我懂得月母子就是产妇。呱呱的儿啼声常常从那茅厕里传出来。厕所是那么肮脏的地方,而我们的人民却以为那是生产的摇篮与平安的死所——多么阴惨的凄凉的生活!

一九四六年十二月

(1983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刘盛亚选集》)





赏析我们见到的小品中,写山水风物,花草虫鱼的很多,即使写乡风村俗,也很少见到以厕所为描写对象的。一个又脏又臭的厕所,虽然人们少不了它,但都不愿以此作文。刘盛亚的小品《红白喜事》偏偏写的就是厕所见闻二事。

第一件事,在一个年关将近的黄昏,一个男子被生活艰难所迫,在厕所里悬梁自尽。警察赶到,把他拖出来,连骂带打,尽力地施以侮辱。第二件事,一个妇女流浪无所,无奈选择了厕所作为产房,生下了小孩。

这两件事,现在说来,不免有些奇怪。但三四十年代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的中国人并不以为奇。中国人把生人和死亡旷达地概括为“红白喜事”。这两件奇事在人们眼中也无异于一般的生老病死现象,甚至还有厌恶自尽者择时不当、择地不妥,给人们添了秽气的意思。作者的揭露是深刻的。这使读者形象地联想到:在黑暗中生活的人,凄惨龌龊地生,艰难肮脏地死,天天迎来生命降临,日日免不掉悲剧,这便是人生的全部。两件事,一生一死,不正是对生命委弃的概括吗?

刘盛亚是一个有非凡热情的人,他阅历广博,思想敏锐,进行创作时用笔沉静而冷峻。小品,是不能不表达作者的情感的。这篇文章虽然忠实于现实主义,“只叙述事实”,“很自然,很平淡被写出”。(《序<小母亲>》)但是,冷静地记述客观事实,并非冷静旁观。作者的情感首先表现在以白描的笔墨制造气氛。在写两件“红白喜事”之前,不惜笔墨地写了故乡厕所的“既脏且臭”,这便是穷人迎接生命诞生和送走生命的最初也是最后的处所。厕所是人生人死之所;那么,反过来一想,人生人死的处所——国民党统治下的社会,是不是也如厕所一样“既脏且臭”呢?

还有,作品写发现寻死者之前,特别渲染了一下年关将近时老少男女的欢乐气氛。要写悲剧却以乐境开始,是一个反衬。当死者被拉出(不是“救出”)时,作者重点写警察的粗野辱骂和动手殴打,理由是:死得不是时候,也不是地方。这很容易使我们想到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她活得让人厌恶,死了还遭人斥骂,人们也是骂她扫了富人们“祝福”的兴致。这是多么冷酷的社会!

第二个故事中,写女人在厕所生了小孩后,没有过多写人们的反映,只写有些好心的老女人给产妇送过饭,然后突出写测字先生用红纸写了“内有月母子”贴在门上,这无异于一幅生活讽刺画。是对社会的一个冷嘲。

这两个人生片断速写,使我们想到:富贵人家有豪华的住所,舒适的住房,生子还要有庆仪贺典,死亡便尤其办大出丧,堂皇热闹,惊动四方。但穷人则不同了。作者的感情深沉而且愤激,在文章结尾写下一句话:“厕所是那么肮脏的地方,而我们的人民却以为那是生产的摇篮与平安的死所,——多么阴惨的凄凉的生活!”这是点睛之笔。有了这一句全篇的冷静白描全有了情感色彩。

另外,作者在表达情感时,还以自剖的方式反省自己。这篇文章忆旧记实,除了忆事实,也忆起当时自己的情感,“当时我完全同意警察的处理,在大年夜为什么给人带来这样的不吉祥。可是追忆起来,我的心却非常沉重。”这样写是真诚的,它不仅让我们理解了作者对人民群众苦难感同身受的关心,也能从侧面看到当时普通人对这“红白喜事”的通常感情。但愿我们都能从麻木中醒过来,能有作者一样的沉重的心情。

红白喜事hóng bái xǐ shì

又作“红白事”。泛指婚丧嫁娶以及寿诞、升官、生子办满月等喜庆的事。〔例〕那时干这一行的叫“搭棚的”。办红白喜事要搭,一到夏天,阔人家院里就都搭起棚来了。(雨233)∣谁家的红白事, 我都跑到前面,到我的事情上了,给我个干撂台,×他妈妈的!(文三119)∣大宅门办红白喜事,老人的生日,孩子的百日请客离不开茶房。(城83)

红白喜事háng bái xǐ shì

也作红白事。名词性,偏正结构。喜事和丧事,褒贬合用。
【例】 20世纪70年代的末期,不知是由于工资大幅度的提高,还是因为中华民族的古老风俗卷土重来,人们对红白喜事的排场越办越大。(贺慈航《街头乐队》)

红白事

红白事(红白喜事)

指婚事和丧事。红:指婚嫁方面的喜事。白:指丧事。

☚ 好户头   护犊子 ☛
婚事

婚事

亲事 姻事 喜事 红事 鸣雁 亲情 终身 婚姻 百年好事
男女婚事:大事 婚嫁 绸缪束薪
称子女婚嫁事:向平愿 向平之愿
婚丧之事:红白喜事
向对方提议婚事:提婚 捉婚 问亲 题亲 论昏
男家或女家向对方提议结亲:提亲
商议婚姻:议婚 议亲
选择婚姻:择婚
选择女婿:择婿 跨凤 牵丝 牵红(牵红线;牵红丝)
选择妻子:择妻 牵丝 牵红(牵红线;牵红丝)
择婚困难:高不成,低不就
请求对方和自己结婚:求婚 觅婚 请婚请昏 访婚 问肯 问亲
男子借到集市上交换货物的机会向心爱的女子求婚:抱布贸丝 贸丝抱布
表示求爱或求婚不成:汉皋失佩 汉皋佩失 汉皋佩失 汉皋失佩
同意结成婚姻:许结朱陈
缔结婚姻关系:联婚
缔结良姻:种玉
表示结成美满婚姻之事:倚玉之荣
为缔结良缘创造条件:种玉蓝田
确定婚期:下亲
男方到女家迎接新娘:迎亲 迎婚 迎娶迎妇 接亲 发迎会亲
女方亲属送新娘到男家:送(送人;送女;送亲;送嫁;遣送)
办完子女婚事:毕娶 毕婚嫁
子女婚嫁事毕:向平(向平愿了)
(有关结婚的事:婚事)

另见:喜事 婚姻 家庭 彩礼 介绍人媒人 说合 订立

☚ 婚姻   做媒 ☛
红白喜事

红白喜事

中国历史文化传统源远流长,幅员广大,人口与民族众多,有关生寿婚丧的风俗习惯相当丰富。譬如: 生子、行冠礼、祝寿、死丧葬仪、婚娶等,都是人们生活中的大事。这些礼仪,始终伴随着人们,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深远影响。由于中国的汉族自始便尚红色,所以在生、寿、婚礼中,都用红色来点缀喜庆、欢乐的气氛。白色是汉族传统丧服的颜色,表示悲哀和死亡。但是,汉族自古便有避讳的习俗,所以通常把丧礼也称为 “白喜事”。这样,在历史上,汉族对一个人的生、寿、婚、丧四礼,就统称为 “红白喜事”。

☚ 纹身   报生 ☛
红白喜事

红白喜事

中国历史文化传统源远流长,幅员广大,人口与民族众多,有关生寿婚丧的风俗习惯相当丰富。譬如: 生子、行冠礼、祝寿、死丧葬仪、婚娶等,都是人们生活中的大事。这些礼仪,始终伴随着人们,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深远影响。由于中国的汉族自始便尚红色,所以在生、寿、婚礼中,都用红色来点缀喜庆、欢乐的气氛。白色是汉族传统丧服的颜色,表示悲哀和死亡。但是,汉族自古便有避讳的习俗,所以通常把丧礼也称为 “白喜事”。这样,在历史上,汉族对一个人的生、寿、婚、丧四礼,就统称为 “红白喜事”。

☚ 文身   报生 ☛

红白喜事hóng bái xǐ shì

weddings and funerals
❍ 什么~,讨媳妇,死了人,大办其酒席,实在可以不必。(《毛泽东选集》Ⅴ—470) When people wear red or white,that is,at weddings or funerals,the practice of giving lavish feasts can well be dispensed with.

红白喜事hong bai xi shi

weddings and funerals

红白喜事

wedding and funeral—when people wear red or white,that is,at weddings or funerals

红白喜事hónɡ bái xǐ shì

红:结婚等喜庆的事情用红色作为标志。白:丧事以白色为标志。两者统称为“红白喜事”。weddings and funerals

红白喜事hóng bái xǐ shì

【解义】红:指喜庆之事。白:指凶丧之事。男婚女嫁是喜事,高寿的人去世的丧事叫喜丧,统称红白喜事。泛指嫁娶丧葬一类的事情。
【用法】一般常用在日常口语里。
【例句】乡长倡议~不要铺张浪费。
【近义】婚丧喜事

红白喜事hóngbái-xǐshì

按中国传统习惯喜事用红色,丧事用白色。结婚、做寿是红喜事,高寿者逝世所做的丧事叫喜丧,是白喜事,统称为红白喜事。后泛称婚丧之事。

红白喜事hónɡ bái xǐ shì

指男女婚嫁、老人丧葬之类的人生大事。

红白喜事hóng bái xǐ shì

【解义】 红:指喜庆之事。白:指凶丧之事。男婚女嫁是喜事,高寿的人去世的丧事叫喜丧,统称红白喜事。泛指嫁娶丧葬一类的事情。
【用法】 一般常用在日常口语里。
【例句】 乡长倡议~不要铺张浪费。
【近义】 婚丧喜事

红白喜事hong bai xi shi

红:指结婚、做寿之类的喜事。白:指高寿者病逝的丧事,又叫喜丧。泛指婚丧之事。
【近】婚丧嫁娶

红白喜事hóngbái-xǐshì

〔偏正〕 泛指婚丧之事。郭沫若《新缪司七神礼赞》:“我可能也还要为~奔走,只要是和人民大众有关的~也就是我的现实。”
△ 用于指婚丧之事。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8: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