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东征1936年2月,为了巩固和扩大西北根据地,并以实际行动表示红军抗日的决心,中共中央决定红一方面军以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队的名义实行东征,彭德怀为司令员,毛泽东为政委。红军抗日先锋军首先向山西、绥远进军,以逐步向接近抗日前线的华北地区发展,以便与日军作战。2月20日,红军抗日先锋军冲破阎锡山黄河防线,胜利地渡过黄河。3月31日,红二十八军也渡河参战。红军的这一行动,遭到阎锡山部队的阻挠,蒋介石也调集10个师的兵力增援阎锡山,同时命令黄河以西的国民党军队与之配合,企图彻底消灭红军,摧毁西北根据地。为了避免内战,保存抗日力量,并促进抗日统一战线工作的开展,5月初,中共中央决定红军撤回河西,结束东征。经过两个月的东征,红军的力量有所扩大,红军在山西的10多个县开展群众工作,宣传中共的抗日主张。建立一些抗日游击队和游击区,为后来开辟抗日根据地打下了基础。在东征作战中,红二十八军军长刘志丹不幸牺牲。 红军东征中共中央为了巩固、扩大苏区和扩大红军,实现抗战,1936年2月,红一方面军和陕北红军组成“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队”, 由毛泽东任总政委,彭德怀任总司令,进行东征。红军抗日先锋军从陕北清涧以东强渡黄河,进入山西,准备开赴抗日前线,由于蒋介石派大军援助阎锡山进行阻拦,为了避免大规模内战,红军于5月初回师陕北。这次东征,共歼敌万余人,扩大红军七千余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