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侧柏叶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侧柏叶 【概况】: 异名 柏叶(《金匮要略》),丛柏叶(《闽东本草》)。 基源 为柏科侧柏属植物侧柏的生鳞叶的小枝。侧柏属植物仅1种。 原植物 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L.)Franco(Thuja orientalis L.,Biota orientalis(L.)Endl.),又名黄柏(华北),香柏(河北),扁柏(浙江、安徽),扁桧(江苏),柏树(福建)。 历史 始见于《本经》,称柏,列为上品,但其中包括了多种柏科植物。 宋《图经本草》载:“柏实以乾州者为良,三月开花,九月结子成熟,取采蒸曝,舂礧取仁用,密州出者尤佳,虽与他柏相类,而其叶皆侧向而生,故曰侧柏。”所述即本种。 形态 常绿乔木,高达20m,胸径1m;树皮薄,浅灰褐色,纵裂成条片。小枝扁平,直展,排成一平面。鳞形叶交互对生,长1~3mm,先端微钝,位于小枝上下两面之叶的露出部分倒卵状菱形或斜方形,两侧的叶折覆著上下之叶的基部两侧,叶背中部均有腺槽。雌雄同株;球花单生短枝顶端;雄球花黄色,卵圆形,长约2mm。球果当年成熟,卵圆形,长1.5~2cm,熟前肉质,蓝绿色,被白粉;熟后木质,张开,红褐色;种鳞4对,扁平,背部近顶端有反曲的尖头,中部种鳞各有种子1~2粒。种子长4~6mm,灰褐色或紫褐色,卵圆形或长卵形,无翅或有棱脊,种脐大而明显。 花期3~4月,球果9~10月成熟。(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317页.图663) 生境与分布 生于湿润肥沃地,除新疆、青海外、分布几遍全中国。各地多有栽培。 。 【生药】: 栽培 对气候、土壤适应性较强,宜向阳,耐寒耐旱,不耐涝。 要求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中栽种。用种子育苗繁殖,春季播种。播种前先将种子用0.5%福尔马林液消毒15~30分钟,再用50~70℃温水浸24小时,捞出后置温暖处催芽,每天用温水冲洗1次,开始萌芽时播种。按行距约33cm开条沟,深6cm左右,施入人畜粪水后撒入种子,每亩用种量3.5~4kg。 播后覆土1cm,再盖草。出苗时,结合除草揭去盖草,并用氮素肥料追施2~3次,促使幼苗生长。 培育2~3年后,即可出圃造林。于秋季或春季移栽,按行株距各3m穴栽。 定植后注意中耕除草与施肥。冬季或早春进行整枝修剪,使树干直立粗壮。虫害侧柏毒蛾,在幼虫为害期喷洒5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红蜘蛛,发生季节喷40%乐果乳油1500倍液或在早春喷5%蒽油乳剂毒杀越冬卵。 采集 夏、秋采收,剪取小枝,晾干。 药材中国大部分地区有产。 鉴别 干燥枝叶,长短不一,分枝稠密。 叶为细小鳞片状,贴伏于扁平的枝上,交互对生,青绿色。 小枝扁平,线形,外表棕褐色。 质脆,易折断。微有清香气,味微苦、辛。以叶嫩、青绿色、无碎末者为佳。 加工炮制 侧柏炭取净侧柏叶,置锅内用武火炒至表面焦褐色,内部焦黄色,喷淋清水少许,取出晾干。 此外,尚有炒制,醋制,蒸制等炮制方法。。【化学】: 叶含β-和γ-欧侧柏酚(β-γ-Thujaplicin)、侧柏烯(Thujene)、侧柏酮(Thujone)、小茴香酮、去氢-α-姜黄烯(Dehydro-α-curcumene)、姜黄烯醚(Curcamen ether)、α-,β-雪松烯、罗汉柏烯(Thujopsene)、β-花柏烯(Chamigrene)、γ-叩卜任烯、叩巴萜烯(Cuparene)、α-姜黄烯(α-Curcumene)、α-,β-侧柏萜醇(α-,β-Biotol)、β-异侧柏萜醇、α-和β-扣巴萜烯酮(α-,β-Cuprenone)、α-,β-和γ-叩巴萜醇(α-,β-,γ-Cuparenol)、雪松醇(Cedrol)、韦得醇、韦得醇-α-环氧化物、玛伏尔酮(Mayurone)、扁柏双黄酮(Hinokiflavone)、穗花杉双黄酮、槲皮素、杨梅树皮素、香橙素(Aromadendrin)、花旗松素(Taxifolin)、槲皮甙、缩合型鞣质[1,2]。 参考文献 [1] 新华本草纲要.第1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17 [2] 中药通报 1983;8(2)∶30 【药理】: ❶ 止血作用 侧柏叶的热水提取物1g/kg ip,对小鼠尾切伤出血有止血作用[1]。 侧柏叶生品、炒侧柏叶炭及焖煅侧柏叶炭的水煎液7.5g/kg ig,用小鼠剪尾法测止血时间,证明生品给药前后无显著差异,而两种侧柏叶炭均表现有止血作用[3]。 参考文献 [1] 药学杂志(日) 1981;101∶501 [2] 生药学杂志(日) 1988;42(2)∶153 [3] 中药通报 1987;12(11)∶660 。【药性】:性味 苦、涩,微寒。 ❶ 《药性论》:“苦、辛、涩。” 归经 入心、肝、大肠经。 ❶ 《药品化义》:“入肝、心、脾、肺四经。” 功效 凉血,止血,清肺止咳,散肿毒。 主治 咯血,衄血,胃肠道出血,尿血,功能性子宫出血,慢性气管炎,咳嗽,丹毒,痄腮,跌打损伤。 ❶ 《别录》:“主吐血、衄血、痢血、崩中赤白。轻身益气,令人耐寒暑,去湿痹,生肌。” ” ”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捣敷或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 ❶ 《药性论》:“与酒相宜。” 配伍应用 ❶ 配干姜炭,治中寒气逆,血不归经,吐血不止。 ❷ 配艾叶炭,治月经过多。 ❹ 配黄连,治下痢出血。 ❺ 配蓟炭、白茅根,治尿血。 ❽ 配桑白皮、枇杷叶、知母、麦冬,治肺热咳嗽。 ❿ 配生地、生荷叶,治血热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崩漏。 ⑾配生地黄、茜草炭、制女贞子、旱莲草,治月经提前,量多色鲜。 ⑿配仙鹤草、大蓟、小蓟,治溺血,崩漏。 方选和验方 ❶ 侧柏散(《大同方剂学》)治内损吐血、下血,气血妄行:侧柏叶、人参、荆芥穗各30g。 上为末,每服9g,入飞罗面6g,开水调稀糊,吞服。 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❿ 复方侧柏叶片(《全国中草药汇编》)治慢性气管炎:复方侧柏片,每片重0.5g,相当生药3.4g。每日3次,每次4片,饭后服用。 10天为1疗程。 (复方侧柏叶片:鲜侧柏叶1.5g,穿山龙15g,黄芩、桔梗各9g,苍术、黄芪各6g,甘草0.2g。以上为1日量。) ⑾《全国中草药汇编》:“治便血:侧柏炭12g,荷叶、生地黄、百草霜各9g。水煎服。” ⑿侧柏汤(宁夏、石咀山市卫生局《中草药手册》)主引血归经、温血止血:侧柏15g,干姜15g,艾叶12g。水煎服。 单方应用 ❶ 《圣惠方》:“治忧恚呕血,烦满少气,胸中疼痛:柏叶捣罗为散,不计时候,以粥饮调下6g。” ” 连服20天为1疗程。必要时连服3~4个疗程。 ” ⑾新医药资料(山西药科学校)1971:“治急、慢性细菌性痢疾:侧柏叶晒(焙)干研粗末,加入18%酒精,以浸漫药粉为度,浸泡4昼夜,滤取浸液。每次50ml(儿童酌减),日服3次,7~10天为1疗程。 ” ⑿山东医学院学报 1958;(10):“治疗溃疡病并发出血:侧柏叶15g,加水300ml,煎成150ml,为1次量,日服3次。或侧柏叶粉剂,每次3g,每日3次。” ⒀上海中医药杂志 1958;(10):“治疗秃发:鲜侧柏叶,浸泡于60%乙醇中,7天后滤取药液,涂擦毛发脱落部位,每日3次。” 食疗 《药膳方选》:“治肺热咳嗽或咳血、尿血:侧柏叶15g,红枣10g。煎汤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