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累犯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累犯(反)初犯 初犯;惯犯、累犯、屡犯、再犯○初犯chū fàn(动)第一次犯罪或犯错误、过失等:姑念~,从轻发落|因是~,还能原谅|~量刑较轻。 ●惯犯guàn fàn(名)经常犯罪而屡教不改的罪犯:投机倒把的~|偷税漏税的~。 ●累犯lěi fàn(一)(动)多次犯罪:他不是初次犯罪,~铁证如山|嗣后的犯罪,不视为~。 ●屡犯lǚ fàn(动)屡次犯罪或犯错误:这个惯盗屡教~|屡教~,顽逆不改。 ●再犯zài fàn(动)再次犯罪或犯错误:元朝律令,~,笞;三犯,杖;四犯,论死|明朝律令,窃盗初犯刺右臂,~刺左臂,三犯绞|初犯从轻,~从重。 初犯←→再犯 累犯chū fàn ← → zài fàn lěi fàn初犯:第一次违犯。 累犯 累犯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法定期限内又犯一定之罪的犯罪人。我国刑法规定的累犯有两种: ☚ 胁从犯 教唆犯 ☛ 犯罪 犯罪犯(犯衅) 造罪 触罪 蹈罪 陷刑 另见:罪证 罪恶 罪人 犯人 ︱立功 ☚ 犯错 对抗 ☛ 累犯曾因犯罪被判处过刑罚,刑满释放或者赦免以后,在一定期限内犯罪的人。对于累犯的具体构成条件,各国刑法规定有所不同,一般要求具备四个方面的条件: (1) 前次犯罪必须是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2) 后次犯罪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3) 后次犯罪必须在前次犯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法定的期限内实施。(4) 前后两次犯罪都是故意犯罪。中国刑法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三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是累犯。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的反革命分子,在任何时候再犯反革命罪的,都以累犯论处。关于累犯的处罚,各国的立法例各有不同,主要有三种情况: (1) 变更刑种主义。前次犯罪为有期徒刑的,刑罚执行完毕和赦免后再次犯罪的,得处以无期徒刑。(2) 本刑加倍主义。将最高刑为有期徒刑的本刑即再度犯罪的法定刑加倍。(3) 本刑加重主义。将最高刑为有期徒刑的本刑即再度犯罪的法定刑加重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4) 本刑从重主义。在本刑即再度犯罪的法定刑幅度内从重处罚。中国刑法规定,对于累犯,应从重处罚。 累犯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服刑完毕或被赦免后,3年内又故意犯罪且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人。但犯反革命罪服刑完毕或被赦免后,在任何时候再犯反革命罪的,都以累犯论处。对累犯应当从重处罚。 累犯曾犯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服刑完毕或者赦免后,在法定期限内又犯应判有斯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罪犯。中国刑法规定,累犯分一般累犯和反革命累犯两种。一般累犯的特点是:(1)前罪和后罪都是故意犯罪;(2)前罪和后罪都必须是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3)后罪必须是发生于前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之后3年以内。如果犯罪分子原来是假释出狱的,后罪必须是发生于假释期满之后3年以内。反革命累犯的特点是:(1)前罪和后罪都是反革命犯罪,没有处刑高低的限制;(2)前罪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的任何时候再犯反革命罪的。累犯由于其恶性较深,较难改造,对社会危害性较大,因此,刑法规定对累犯从重处罚。 累犯 累犯具有特定含义的罪犯类别之一。指已被判处过有期徒刑以上刑罚,服刑完毕或被赦免后,在一定期限内又犯必须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人。累犯的构成要件为: (1) 前次犯罪必须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 前次所判之刑执行完毕或执行一部而被免除后又再犯罪; (2) 后次犯罪必须被处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3) 二罪之间有一定的期限。中国现行刑法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三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 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的反革命分子,在任何时候再犯反革命罪的,都以累犯论处。按照中国刑法的精神,构成累犯的前、后罪都应是故意犯罪。二者之中有一次是过失犯罪或都是过失犯罪的,不能视为累犯。由于累犯的主观恶性程度严重,较难改造,社会危害性很大,所以在定罪量刑时应当依法从重处罚。 ☚ 职务发明 累进税 ☛ 累犯offender with old records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