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紫绶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紫绶zǐ shòu

紫色丝带,作印组或服饰。元稹《酬乐天喜邻郡》:蹇驴瘦马尘中伴,紫绶朱衣梦里身。李白《门有车马客行》:空谈霸王略,紫绶不挂身。

紫绶

紫绶

紫色丝带,古代用以作印组,或为服饰。《汉书·百官公卿表》: “相国、丞相,皆秦官,皆金印紫绶。”

☚ 锦缠头   《陈琳抱妆盒》杂记 ☛

紫绶zǐ shòu

紫色丝带,是官员的服饰。元镇《酬乐天喜邻郡》:“蹇驴瘦马尘中伴,紫绶朱衣梦里身。”

紫绶

紫绶zǐshòu

┃┃ 高级官员系印的紫色丝带。代指高官显贵。唐·白居易《轻肥》诗:“朱绂皆大夫,紫绶或将军。”唐·元稹《酬乐天喜郎郡》诗:“蹇驴瘦马尘中伴,紫绶朱衣梦里身。”

☚ 绮𦈡   戟户 ☛
紫绶

紫绶

绶,古时用以标识职官品级、身份的丝带。以彩色丝线织成不同图案,挂于腰间。原用以连接印纽,隋唐后仅成显示地位的装饰。紫绶,即紫色之绶,需高级官员才能戴用,如《汉书·百官公卿表》:“相国、丞相……皆金印紫绶。”《后汉书·舆服志》:“公主封君服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因此,书中第三十一回有“虽不是八位中紫绶臣,管领的六宫中金钗女”之句。

☚ 过肩蟒   官样新衣服 ☛
古代名物 > 朝制類 > 印綬符節部 > 綬 > 紫綬
紫綬  zǐshòu

綬之一種,古代官吏用以繫印之紫色絲帶。始於漢。歷代沿襲。《後漢書·輿服志下》:“公、侯、將軍紫綬,二采,紫白,淳紫圭,長丈七尺,百八十首。公主封君服紫綬。”《新唐書·車服志》:“鷩冕者,二品之服也……紫綬,紫質,紫、黄、赤爲純,長一丈六尺,廣八寸,一百八十首。”《清史稿·樂志五》:“列坐處,紫綬青緺。”

紫绶zǐ shòu

一作“朝服”。宋代市语谓官服。《绮谈市语·服饰门》:“公裳: 朝服; 紫绶。”

紫绶zǐshòu

紫色印绶。秦汉时丞相、公侯、将军等高官显贵佩在腰际,拴系玉饰或印章,并以昭示身份。隋唐后仅成显示地位的装饰紫色之绶,只有高级官员才能戴用。《史记·蔡泽传》:“怀黄金之印,结紫绶于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相国、丞相,皆秦官,皆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万机。”《后汉书·舆服志下》:“公、侯、将军紫绶,二采,紫白,淳紫圭,长丈七尺,百八十首。公主封君服紫绶。”《隋书·礼仪志六》:“印绶,二品以上,并金章,紫绶;三品银章,青绶。”唐李白《门有车马客行》:“空谈霸王略,紫绶不挂身。”元稹《酬乐天喜邻郡》诗:“蹇驴瘦马尘中伴,紫绶朱衣梦里身。”李商隐《送千牛李将军赴阙五十韵》:“照市琼枝秀,当年紫绶荣。”《新唐书·车服志》:“鷩冕者,二品之服也……紫绶,紫质,紫、黄、赤为纯,长一丈六尺,广八寸,一百八十首。”宋葛胜仲《瑞鹧鸪》词:“金章紫绶身荣贵,寿福天储昌又炽。”明高明《琵琶记》第三出:“画堂内持觞劝酒,走动的是紫绶金貂;绣屏前品竹弹丝,摆列的是红妆粉面。”明张萱《疑耀》卷五:“世人皆知拾青紫……而不知青紫,二字何所本。汉制:丞相、太尉金印紫绶,御史大夫银印青绶,皆官阶之极崇者,故云拾青紫。”明何景明《送顾汝成》:“十年垂紫绶,万里为苍生。”清陆以湉《冷庐杂识·潘太守诗》:“黄冠紫绶都如梦,红树青霜饯此行。”《清史稿·乐志五》:“列坐处,紫绶青緺。”

紫绶

紫绶

绶带名。紫色。汉代大臣授金印者同授紫绶,用以系金印。《汉书·百官公卿表》: “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

☚ 竹使符   左契 ☛

紫绶

用来系印的紫色丝带,为高官所用,借指高官。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0:3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