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紫姑神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紫姑神 紫姑神亦题《阿紫》、《紫女》。南朝宋志怪小说。刘敬叔撰。原载《异苑》卷五。《玉珠宝典》卷一、《太平广记》卷二九二皆录载。吴曾祺《旧小说》、李剑国《唐前志怪小说辑释》均选录。这是一则神灵故事。叙写:世有紫姑神。相传她原本是人的小妾,被大妇所嫉,常让她干些脏累的活,遂于正月十五日激愤而死。死后被上帝封为厕神。世人便在每年正月十五供奉她的画像,晚上在厕所或猪栏边迎接,捉像者如果感觉到愈来愈重,便是紫姑神降临了。于是摆投酒果款待。她边走边跳,乐不可言,人们似乎能看见她脸上发光,还像生前那么美丽。紫姑神能占卜未来的蚕桑及其它事,又喜欢作猜钩的游戏,猜中了又蹦又跳,猜不中便仰卧而眠。小说记述了民间关于紫姑神的传说。紫姑生前备受欺辱,怨愤而死,她被封为神,表现了人们对被侮辱者、被损害者的同情,虽略涉宗教迷信,却也流露出了下层劳动人民要求摆脱奴役地位,向往自由快乐生活的一种社会心态。故事虽为虚妄之说,但作者以实写虚,幻中见实,使作品既具有丰厚的现实基础,又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颇具艺术感染力。如紫姑神形象描写,作者在表现她飘忽而来,倏忽而去,“能占众事”这些神的基本特征的同时,又更多地赋予了她人的情感和心态。她与人们相戏乐,无拘无束,天真活泼,蹦蹦跳跳,乐在其中。她“又善射钩,好则大舞,恶便仰眠”,喜怒哀乐,全同民间少女。读来颇觉真实可亲,而无丝毫的敬畏之感。可见紫姑神是劳动人民按照自己的生活内容、审美情趣创造出来的劳动者的神。与《搜神记》中的丁姑神属于同类。紫姑神民间奉祀极广,历代均有记载。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云:“其夕(正月十五晚)迎紫姑,以卜将来蚕桑,并占众事。”唐李商隐诗多用紫姑神事,如《圣女祠》:“逢迎异紫姑。”《正月十五夜闻京有灯恨不得观》:“羞逐乡人赛紫姑。”所谓赛紫姑,即请紫姑神行占卜事,唐人称作“紫姑卜”(见《北户录》卷二《鸡卵卜》)。宋人奉祀紫姑神的风习更盛。沈括《梦溪笔谈》卷二十一云:“旧俗,正月望夜迎厕神,谓之紫姑。亦不必正月,常时皆可召。”又记:“近岁迎紫姑仙者极多,大率多能文章歌诗,有极工者,予屡见之。多自称‘蓬莱谪仙’,医卜无所不能,棋与国手为敌。”洪迈《夷坚支乙》卷五《紫姑咏手》详记紫姑所咏之诗。《夷坚支庚》卷二《新建信屠》又记紫姑以诗破命案事。《许彦周诗话》亦载紫姑作诗事。庞元英《文昌杂录》卷一还载有迎紫姑问官禄事。由上可见,宋人笔下的紫姑已变为能文善诗的才女,随之又变成一个乩仙,这已与民间于厕中迎紫姑事大相径庭。宋人又附会出紫姑的详细身世,《东坡续集》卷十二《子姑神记》载:子姑姓何名媚,字丽卿,寿阳人。这里的“子姑”即紫姑。后又传紫姑为坑三姑。清陈栋有杂剧《紫姑神》,即推演此事。 ☚ 鳣父庙 阿紫 ☛ 紫姑神 紫姑神陈栋作。《北泾草堂外集》之一。四折。叙扬州贫女阿紫卖与魏子胥为妾。魏妻曹氏不容,令其独居厕旁小屋,终被折磨致死,瘗葬粪窖边。但冤魂不散,惊动东华帝君,奏明上帝,封为紫姑神,管领天下 一切厕神厕鬼,并赐予弓箭,准其酌情处分人世妻妾间不平事。紫姑传说流传甚广,最早见于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宋沈括《梦溪笔谈》载“正月望夜迎厕神,谓之紫姑。”明刘侗《帝京景物略》写迎紫姑之戏甚详。 ☚ 苎萝梦 维扬梦 ☛ 紫姑神 紫姑神中国古代神话。《学津讨原》本卷五:“世有紫姑神,古来相传云是人家妾,为大妇所嫉,每以秽事相次役,正月十五日感激而死。故世人以其日作其形,夜于厕间或猪栏边迎之,亦必须净洁。祝曰: “子胥不在——是其婿名也,——曹姑亦归——曹即其大妇也,——小姑可出戏。’捉者觉重,便是神来,奠设酒果,亦觉貌辉辉有色,即跳躞不住。能占众事,卜未来蚕桑。又善射钩,好则大舞,恶便仰眠。 ☚ 紫玉 紫荆树 ☛ 紫姑神刘敬叔 世有紫姑神,自来相传云是人家妾,为大妇所嫉,每以秽事相次役,正月十五日感激而死。故世人以其日作其形,夜于厕间或猪栏边迎之,亦必须净洁。祝曰:“子胥不在——是其婿名也——曹姑亦归——曹即其大妇也——小姑可出戏。”捉者觉重,便是神来。奠设酒果,亦觉貌辉辉有色,即跳躞不住。能占众事,卜未来蚕桑。又善射钩,好则大仵,恶则仰眠。 载《异苑》,刘敬叔撰。敬叔字敬叔,彭城人。少颖敏,有异才。晋末拜南平国郎中令,入宋,为给事黄门郎。数年,以病免,太始(宋明帝年号)中(约390—470)卒于家。 关于紫姑神以及民俗迎奉紫姑神事,记载颇多。一说紫姑为帝喾女,传说她生平好乐,至正月半可衣迎之(见《时镜洞览记》)。一说为厕神,为后帝(见《杂五行书》)。也有的说不是直指后帝,而是后帝之灵魂凭依紫姑(见《异苑》)。《荆楚岁时记》、《玉烛宝典》皆谓迎紫姑者为紫姑像,著以破衣,因紫姑生前遭大妇虐待,自不得着新衣。紫姑生前为大妇害死,死后为厕神,颇符合普通善良老百姓的心理,故紫姑不必为帝喾女,不必为后帝,她是汉晋以来民间所祠之神,是“随时可生的新神”(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劳动人民自己的神。 紫姑事,唐宋颇传,并多有写入诗者。李商隐《圣女祠》“逢迎异紫姑”;《昨日》“昨日紫姑神去也”;《正月十五夜闻京有灯恨不得观》“羞逐乡人赛紫姑”等,都描写了当时民间迎送紫姑神的盛况。 宋人请紫姑神的俗习也很盛行。沈括《梦溪笔谈》、张世南《游宦纪闻》、洪迈《夷坚支志乙》、郭彖《睽车志》、苏轼《东坡续集》等,都记载时人请紫姑神事。有的还说紫姑有扶乩之术,紫姑已变为乩仙,与民间于厕中迎奉的紫姑神不同。 佛教也有自己的厕神,即鸟刍瑟摩明王。他能除污秽,化不洁净为洁净,故佛家于厕中祠之。 紫姑神是劳动妇女自己的神。紫姑生前,“为大妇所嫉,每以秽事相次役”,分明是一位受尽摧残和虐待的农村劳动妇女。这样的环境和遭遇,塑造了紫姑善良而胆小的性格。人们迎奉紫姑,先要告诉她:丈夫和大妇出门去了,不在家,“小姑可出戏”,紫姑可以出来像正常人一样欢笑、嘻戏,这时候她才敢出来。这就把一个在封建统治下,受尽压迫,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农村劳动妇女形象,鲜明而生动地刻画出来。当然,紫姑也有自己的性格和个性。她“善射钩”(乡间一种猜谜游戏),“好则吕大儛”(高兴的时候欢笑歌舞),“恶则仰眠”(烦恼的时候就挺身大睡),是一个有自己的爱好和独特个性特征的妇女。这样一个有自己独特个性、和农村劳动妇女受迫害的苦难身世相似,又能帮助众人“占众事,卜未来蚕桑”的劳动人民自己的女神,当然受到劳动人民的欢迎,受到迎奉的祭祀。《北户录》卷二“鸡卵卜”云:“卜之流杂,书传虎卜、紫姑卜、牛蹄卜。”洪迈《夷坚支志庚》还记载了紫姑受栗七官人所请,帮助神断屠信生杀女子,碎尸投江案,找到真正凶手的事(见卷2 “新建信屠”条)。总之,劳动人民根据自己的痛苦和利益要求,创造了自己的保护神。其中,包含着比较进步的善恶观念,寄托着广大劳动妇女的情绪和愿望。 此记善于刻画人物的性格。紫姑因受丈夫和大妇迫害而形成的不敢轻举妄动,胆小怕事的卑委心理,作者不是浓墨重彩,从正面加以描写,而是通过迎奉紫姑的祭祀人告诉她 “子胥不在”,“曹姑亦归”,丈夫、大妇都外出,这块小天地现在是属于她的时候,她才敢出来。烘云托月,从侧面描写了紫姑的性格。另外,通过 “善射钩”,“好则大仵”,“恶则仰眠”这些极带个性特征的动作,突出紫姑鲜明的个性。 《四库提要》赞刘敬叔 《异苑》“词旨简淡,无小说家猥琐之习。”语言简洁,自然朴质,这是它的优点; 但语言缺少色彩,缺少文学描写语言,这同时又是它的不足。 此记在艺术表现上,也有明显不足,即如鲁迅先生所说,“人鬼亦得为神祇”,“人神淆杂。”(《中国小说史略》)记中紫姑 “跳躞不住”(跳而行)的描写,就不是神仙步履,而是人鬼行径。这样,紫姑既是神,又是鬼,这是有违教义和宗教艺术描写原则的。这说明,《紫姑神》在艺术的表现方法和艺术审美趣味及其表现上,还未能脱尽早期志怪小说的影响。 《紫姑神》对后世影响较大,成为小说和戏剧的素材。题为唐人孙頠撰而实际上是明人𧸛作的 《神女传》 (载 《唐人说荟》), 有《紫姑》一篇,即节取 《太平广记》紫姑事。另清人陈栋撰有杂剧《紫姑神》,载《清人杂剧集》,也是写紫姑神事,内容与此记同。 紫姑神戏曲。清陈栋撰。四折。栋有《北泾草堂曲论》已著录。此剧约嘉庆间成书。据刘敬叔《异苑》而作。演魏子胥妾紫姑,为大妇曹氏所嫉药毙。死后被封为紫姑神,巡查人间,专除一切妬妇,故名。作者借此以除人间不平事。有嘉庆间剑南室刊本,道光刊《北泾草堂外集》本,《清人杂剧二集》本。 紫姑神 紫姑神杂剧剧本。清陈楝作。写紫姑自幼父母双亡,被人卖给魏子胥为妾,大妇曹姑百般虐待,令其住在厕所旁边的小屋子里,不许与魏子胥见面,紫姑憔悴身亡,天上东华帝君见了很可怜她,封她为紫姑神。元宵节之夜,紫姑神下界处理了男女厕神争夺地盘、大妇虐待小妾等纠纷。是一个寓言色彩较浓的剧本,语言诙谐幽默。 ☚ 长生殿 茂陵弦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