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悬解医经类著作。清黄元御撰。十三卷。元御字坤载,号研农,别号玉楸子。山东昌邑人。少为诸生,早岁患眼疾,因庸医药损其目,愤而学医。对《内经》及仲景学说研究造诣精深,注释《素问》、《灵枢》、《难经》、《伤寒论》等医籍。又著有《素灵微蕴》、《难经悬解》、《金匮悬解》、《四圣心源》等书。因受张景岳影响,治病偏主温补。初刊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黄氏认为《素问》八十一篇,秦汉以后始著竹帛,传写屡更,无不错乱,因为参互校正,而著《素问悬解》。如“本病论”与“刺法论”两篇已佚之说并不可靠。据他所考,“本病”在《素问·玉机真藏论》中,“刺法论”则误入《通评虚实论》中,其他篇章亦有错简,故对《素问》内容重新编次。分为养生、脏象、脉法、经络、孔穴、病论、治论、刺法、雷公问、运气等十类,摘录若干原文,并于原文各段后加注释,文字扼要,书末附有冯承熙撰《校余偶识》一卷。有《黄氏遗书三种》本。 素问悬解书名。清·黄元御撰注。13卷。成书于1755年。本书将《素问》的主要内容分为养生、脏象、脉法、经络、孔穴、病论、治论、刺法、雷公问、运气十类,重予编次,并通过调整各篇文字将原散佚的《刺法论》和《本病论》二篇补齐,在原文各段之后均有扼要注释。书末附有冯承熙撰《校余偶识》1卷。现有《黄氏医书三种》本。 素问悬解十三卷。清黄元御 (详见 《周易悬象》)撰。黄氏认为 《素问》八十一篇,自秦汉以后始著竹帛,传写数易,错误屡出,故加以参互校正,著为此书。如 “本病论”、“刺法论”、“刺志论”旧本皆谓已佚,然黄氏考证认为 “本病论”在 《素问·玉机真藏论》中,“刺志论”误入 《诊要经中论》中,“刺法论”误入《通评虚实论》中,并未亡佚。其他篇章亦有简错,如 “经络论”为 “皮部论”后半篇,“皮部论”为 “十二正经经络论”之正文。故黄氏对《素问》内容加以补阙,以恢复八十一篇之旧貌。分为养生、脏象、脉法、经络、孔穴、病论、治论、刺法、雷公问、运气等十类,摘录若干原文,并于原文各段后加以注释,其注释间有发明。如五运六气之南政、北政,旧注以甲己为南政,其余八千为北政。黄氏则认为天地之气,东西对恃,南北平分,何南政之少,而北政之多也。一日之中,天气昼南而夜北;一岁之中,天气夏南而冬北;十二年中,三年在北,三年在东,三年在南,三年在西。在北则南面而布北方之政,是谓北政。天气自北而南升,在南则北面而布南方之政,是谓南政。言简意赅,颇有见地。书末附有冯承熙撰《校余偶识》一卷。有 《黄氏遗书》三种本。 素问悬解sùwènxuánjiě医经著作。13 卷。清·黄元御撰注。成书于1755 年。该书按养生、藏象、脉法、经络、孔穴、病论、治论、刺法、雷公问、运气十类, 将《素问》的主要内容重新予以编次, 在原文各段之后均有扼要注释, 并将已佚的《刺法论》和《本病论》二篇补齐。书末附冯承熙《校余偶识》1 卷。现有《黄氏医书三种》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