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车白马 素车白马sùchēbáimǎ┃━┃┃ 指送葬。《后汉书·独行传·范式》载:范式,字巨卿,与张劭为友。劭死,式驰赴之,未至而丧已发引。既至圹,将窆,柩不肯进。遂停柩移时,乃见素车白马,号哭而来。劭母望之曰:“是必范巨卿也。”式因执绋而引,柩于是乃前。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要甚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清·方文《得梅朗三凶问因寄麻孟璿沈景山》诗:“流水高山交不浅,素车白马见何难。” ☚ 瘗玉埋香 八、体貌 ☛ 素车白马借指隆重的送葬仪式。柳亚子《金缕曲·六月六日秋侠忌辰,寄社友索和》词: “素车白马成陈迹。遗恨事,椒浆展秤,我侬还缺。” ●《后汉书·独行传·范式》: “[张劭]寻而卒。式(字巨卿)忽梦见元伯(张劭字)玄冕垂缨屣履而呼曰: ‘巨卿,吾以某日死,当以尔时葬,永归黄泉。子未我忘,岂能相及? ’式悦然觉悟,悲叹泣下,具告太守,请往奔丧……式便服朋友之服,投其葬日,驰往赴之。式未及到,而丧已发引,既至圹,将窆,而柩不肯进。其母抚之曰: ‘元伯,岂有望邪? ’ 遂停柩移时,乃见有素车白马,号哭而来。其母望之曰: ‘是必范巨卿也。’ 巨卿既至,叩丧言曰:‘行矣元伯! 死生路异,永从此辞。’ 会葬者千人,咸为挥涕。式因执绋而引,柩于是乃前。” 悦 (huang ) :同 “恍”。窆(bian ): 埋葬。绋(fu): 此指下葬时引柩入穴的绳索。汉代张劭和范式至交情深,范梦张死,便乘素车白马赶来送葬。张的灵柩也必等范赶到后才愿入葬。 素车白马送葬时乘用的车马。语见《后汉书·范式传》。范式字巨卿,与汝南张劭为友。张劭病卒,范式忽梦见张劭对他说,我于某日死,不久要被埋葬,你没有忘记我,但怎么能赶上参加我的葬礼呢? 范式醒后,向太守请假为友送葬。太守虽疑,但不愿违其意愿,许之。张劭葬日,棺木怎么也进不到墓坑里,其母抚棺问道:元伯 (张劭字) 你还等什么呢?“遂停柩移时,乃见有素车白马,号哭而来,其母望之曰:‘是必范巨卿也。’”后人因以素车白马为送葬之词。 治丧 治丧发送 发散 发丧 行丧 理丧 营丧 营葬 营兆 津送 声钟给赙 处理人死后的事:办后事 办理丧事、埋葬死者等事:丧葬 茔葬 办理丧事,安葬死者:烧埋 丧家告诉亲友某人死去:讣(讣告;讣闻)报丧 告丧 告哀 赴闻 人死公告于众:发丧 发散 回家治丧:归宁 亲人从外地急忙赶回治丧:奔丧 奔讣赴哀 安排长辈亲属的丧事:送终 送老 掩土视含 送死 停放灵柩:菆(菆塗) 停柩 停灵 死者未入棺前,停尸床上:停床 发葬治丧:断送 把灵柩送到墓地或寄放点:出殡 启殡 出葬 送葬 出丧 引发 启攒 抬棺起行:起材 起发 送葬之辞:素车白马 出殡时陪送灵柩:送(送殡;送丧;送恤;遣送) 扶柩 负柩 请灵 鸣驴 祭送死者:送往 奠祭送丧:祖丧 为横死者送丧:送横 哀哭而送丧:送哭 拉丧车送丧:挽送 挽柩 宾客挽引灵车的绳索:执绋 执引 引绋 发引 俭朴地办理丧事:薄葬(厚养~) 俭葬 速朽 节丧 丧事从简 (办理丧事:治丧)
另见:办理 丧事 亲丧 棺材 丧葬具 风俗 吊唁 ☚ 治丧 装殓 ☛
丧车 丧车輼(輼车;辒辂;輼凉;輼輬;輼輬车) 素车 办丧事所用的车马:素车白马 白马素车素车朴马 告丧者之车:讣车 载运灵柩的车:輀(輀车;輀轩;輀輴;輀 ;灵輀) 轜(轜轮;轜轩;灵轜) 輲 楯(腞楯) 輴(輴车;灵輴) 輤(輤车;輤舆;輤裧;灵輤) 轊车 灵舆 灵辕 灵车 柩车 殡车 蜃车 遣车 泥车 涂车 挽车 柳车 蜃卫 蜃辂 蜃綍 池綍 鹥辂 鰲甲车 鰲盖车 出殡时运送灵柩的车:殡车 载运帝王灵柩的车:龙楯 龙輀 龙轜 龙輴 送葬时摆放死者衣冠的车:容车 魂车 魂舆 陪葬的乘车:祥车 古代行丧葬礼所用的魂车:乘车 (办丧事用的车:丧车) ☚ 战车 各种状况的车 ☛ 素车白马 素车白马古代以此反映人们追悼亡人悲痛的心情。《后汉书·范式传》:“乃见素车白马,号哭而来。” ☚ 泪洒穷泉 死生永诀 ☛ 素车白马sù chē bái mǎ指丧事所用的车辆和马匹。in a funeral procession 素车白马白车白马,古时用于凶、丧。素车,涂以白土的车,一说未经雕饰上漆的车。 素车白马sù chē bái mǎ见“白马素车”。 素车白马《辞源》源云:《史记·高祖纪》:“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后汉书·八一·范式传》:“乃见有素车白马,号哭而来。” 按,此语之出及他型,河南版《汉语成语大词典》迭有所见。《尸子》卷上:“汤之救旱也,乘素车白马,著布衣,身婴白茅,以身为牲,祷于桑林之野。”也作“白马素车”。宋·辛弃疾《摸鱼儿·观潮上叶丞相》:“滔天力倦知何事,白马素车东去。”《尸子》,战国·尸佼撰。在《史记》前无疑。 又按,此语原当做“白马素车”。《墨子·明鬼下》:“日中,杜伯乘白马素车朱衣冠,执朱弓,挟朱矢,追周宣王,射之车上,中心折脊,殪车中,伏弢而死。”墨子,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在尸佼之前。 素车白马sù chē bāi mǎ白车白马。古代凶、丧之事所用。又作祈神或投降时所用。《后汉书·范式传》:“乃见有素车白马号哭而来,其母望之曰: ‘是必范巨卿也。’”《史记·殷纪》:“汤王斋戒,剪爪断发,素车白马,身婴白茆,以身为牺牲,祷桑林之野。”《史记·高祖纪》:“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 素车白马春秋时,晋国的范氏起兵企图夺取晋国的政权,晋国君王希望依靠郑国的力量平息战乱,不料,郑国背叛晋国转而帮助范氏。齐国也倒向范氏,由郑大夫子姚、子般负责运送粮食给范氏。晋国得到消息,派赵鞅率军阻击,双方在戚城这个地方遭遇了。 赵鞅召集手下商量对策,晋将阳虎建议:“现在的形势是敌寡我众,只有智取才能战胜。我方车辆少,但可以在兵车上插上旗帜,在子姚、子般军到来之前列好阵,威严整齐,首先在气势上压倒他们。子姚、子般看到我方遍插军旗,纹丝不乱,必然会内心恐惧。这时再开战,我们就有取胜的把握了。” 赵鞅接受了阳虎的建议,用龟甲占卜战争的吉凶,却不小心把龟甲烧焦,无法占卜。赵鞅问大夫乐丁:“这预示什么啊?”乐丁说:“《诗经》上,先计谋,然后再占卜,这是吉兆呀。”赵鞅听了很高兴。 交战开始前,赵鞅为鼓舞士气,指天发誓说:“我们身为臣子,就要顺应天命,忠于君主,服从君主的命令,去讨伐逆贼,成败全在今天这一战。凡是能英勇杀敌的将士,上大夫可以受封郡邑,下大夫可以受封县邑,士兵可受封良田十亩,平民、工匠、商人都可以升官,奴仆、罪人可以恢复自由。至于我自己,如果打了胜仗,就奏请君王酌情赏赐我;如果打败了,就用绳子把我勒死,只用三寸厚的梧桐木棺,棺材内不用贴身的内棺,用白马驾着没有装饰的车送葬,而且不埋到祖坟里去。这就是对我的惩罚。” 战斗开始后,赵鞅巡视队列后,又鼓励全体士兵说:“从前有个叫毕万的人,本来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可是他在七次战斗中都立了功,得到不少奖赏,后来竟拥有四百匹战马,一生都感到荣耀。希望各位以毕万为榜样,努力奋战!” 晋国士兵士气大振,交战中勇猛无比。连卫太子蒯聩也拿起武器,担任赵鞅的车右。他暗暗祈祷:“我蒯聩不敢贪生怕死,拿起武器。但愿列祖列宗保佑我,完成远大志愿,不要玷污先祖。”交战中,赵鞅受了伤,卫太子赶紧挥戈相救。 晋军追击郑军,郑国的子姚、子般殿后,他们回头用箭猛射晋军,晋军前排的官兵伤亡很大,但后面的官兵毫无惧色,继续向前冲。赵鞅看着勇敢的将士,赞叹地说:“国家虽小英勇善战者却不少,这才是取胜之道。” 后来,“素车白马”这一成语,用来指没有装饰的、简单的车马;或用来指丧事或凶事用的车马。 素车白马sùchē-báimǎ同“白马素车❶”。 素车白马sù chē bái mǎ白色的车马。 ❶ 指古代治丧所用的车马。 ❷ 也用于祈祷或投降时。也作“白马素车”。 素车白马sùchē-báimǎ〔并列〕 ❶办理丧事使用的车马,后用为送丧之词。《后汉书·范式传》:“遂停柩移时,乃见有~,号哭而来。”元·关汉卿《窦娥冤》3折:“要什么~,断送出古陌荒阡。” ❷指一般白色车马。 △ 多用于描述丧事的状况。 【近义】披麻戴孝。 也作“白马素车”。 素车白马sù chē bái mǎ素:白。即白车白马。指办丧事所用的车马。多用于丧葬之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