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紘hóng

❶古時冠冕上的紐帶,由頷下挽上而在笄的兩端。張衡《東京賦》:“珩紞紘綖,玉笄綦會。”
❷維繫。也指維繫之物。見“八紘”、“北紘”。
❸張網之索。《後漢書》班固《西都賦》:“罘罔連紘,籠山絡野。”引申指抽象意義的綱紀、準則。班固《答賓戲》:“廓帝紘,恢皇綱。”蔡邕《釋誨》:“天網縱,人紘弛。”
❹網。《文選》揚雄《羽獵賦》:“沇沇溶溶,遙噱乎紘中。”《漢書》作“紭”。
❺通“宏”,宏大。《漢書》班固《幽通賦》:“觀天罔之紘覆兮,實棐諶而相順。”

“纮”的繁体字。

上一条: 下一条: ">

❶編磬繩也。《儀禮·大射》: “鼗倚於頌磬西紘。”鄭玄注: “紘,編磬繩也。”
❷冠有者爲紘。 《禮記·雜記》: “孔子曰: 管仲鏤簋而朱紘,旅樹而反坫,山節而藻棁,賢大夫也,而難爲上也。” 鄭玄注: “冠有者爲紘。 紘在纓處兩端, 上屬下不結。” 陸德明 《經典釋文》: “, 音宏。” 鄭玄《三禮圖》: “紘,兩頭别出細帶。” (《玉函山房輯佚書》)

古代名物 > 樂舞類 > 擊樂器部 > 鐘磬 > 紘
紘  hóng

編磬成組的繩子。《儀禮·大射》:“鼗倚於頌磬西紘。”鄭玄注:“紘,編磬繩也。”


古代名物 > 冠服類 > 首服部 > 冠帽飾 > 紘
紘  hóng

固定弁冕於髮髻上的繩帶。下著於頷,上結於笄之兩端,垂餘以爲飾。與纓上連於冠下結於頸不同。先秦常見。《左傳·桓公二年》:“衡、紞、紘、綖,昭其度也。”杜預注:“紘,纓從下上者。”孔穎達疏:“紘、纓,皆以組爲之,所以結冠於人首也。纓用兩組屬之於兩旁,結之於頷下,垂其餘也。紘用一組從下屈而上,屬之於兩旁,垂其餘也。”《儀禮·士冠禮》:“緇組紘纁邊。”鄭玄注:“有笄者,屈組爲紘,垂爲飾;無笄者,纓而結其縧。”胡培翬正義:“案有笄者,爲皮弁、爵弁也,二弁有笄。加冠後,以笄横貫之,以固冠。用組爲紘,以一條繫於笄左頭,繞頤下,自右屈而上,仰屬於笄,繫之有餘,因垂爲飾。”《周禮·夏官·弁師》:“玉笄朱紘。”鄭玄注:“紘,一條屬兩端於武。“《説文·系部》:“紘,冠卷維也。”段玉裁注:“此云冠卷維者,謂冕弁之紘,以一組自頷下而上,屬兩端於武者也。蓋笄貫於武,紘實屬於笄首耳。許以笄統於卷,故曰冠卷維。”


古代名物 > 耕獵類 > 狩獵部 > 網竿 > 紘
紘  hóng

亦作“紭”。捕獸網。漢·班固《西都賦》:“罘網連紘,籠山絡野。”《文選·揚雄〈羽獵賦〉》:“沇沇溶溶,遥噱乎紘中。”李善注引晉灼曰:“言禽獸奔走倦極,皆遥張噱吐舌於紘網之中也。”《漢書·揚雄傳》紘作“紭”。晉·左思《吴都賦》:“狼跋乎紭中,忘其所以。”

紘hóng

BC87
“纮”的繁体。

紘hóng

H048
“纮”的繁体。

紘hónɡ

(古代帽子上的带子) a hat string fastened under the chin

紘()


邢巒妻元純阤墓誌,北魏
紘綖組絍,入手能工。

張姜墓誌,隋
蘋藻維敬,紘綖是懃。
《説文》: “紘, 冠卷也。从糸厷聲。,紘或从弘。 ”
楚簡假“”爲“紘”。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七·鄭子家喪(甲本)》簡5: “命思(使)子𧱌(家)利木三(寸), 𥿇(疏)索(以)(紘), 毋敢丁門而出,(掩)之城𡉝(基)。”“厷”與“共”爲音同聲符换用。

☚ 縟   纓 ☛
0000427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6:0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