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精神疾病的中医治疗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精神疾病的中医治疗

精神疾病的中医治疗

祖国医学对精神疾病的临床实践已有悠久的历史,并逐步形成了一定的理论体系和临诊治则,祖国医学有关气、血、痰、火的论述,为精神疾病的中医治疗奠定了基础。辨证施治是祖国医学理论中整体观念在诊断和治疗上的根本法则。精神疾病的辨证往往涉及心、肝、脾和肾四个脏腑。心主神明,患病后则表现以思维障碍为主的症候群;肝主疏泄,有病则表现以情绪障碍为著; 脾主运化,有病则表现精神不振,多卧少动等湿困于脾的证候;肾主骨,生髓通脑,有病则表现精神衰退或智能障碍等。治疗女性病人时,还要注意到调理经血。
精神病的中医治疗,基本上可概括为中草药、针灸和体育治疗三个方面。
中草药治疗 祖国医学对精神疾病的诊断、分类较为笼统,以“癫证”和“狂证”较为常用。前者类似精神分裂症的表现,后者近乎躁狂状态,但在临床应用上,一般并不根据上述分类,而是按照病人的症状表现和舌苔脉象,而辨证施治。参考临床实践,大致可归纳为以下立法和方药。
痰热内结、上扰神明 精神不振,或有轻度意识障碍,生活难以自理,不知秽洁。言语散漫或不连贯,有时自语,无中心内容。情感平淡,兴趣降低。独处少动,或兴奋乱动。舌质稍红,苔薄腻或黄腻,脉滑或数。宜豁痰开窍、清热安神。予豁痰温胆汤加减:茯苓、陈皮、半夏、胆星、竹茹、黄芩、尾连、枳实、菖蒲、郁金、生铁落、甘草。加减法:失眠不寐者加枣仁或磁朱丸;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每日一剂,早晚分服;20剂为一疗程。对某些中毒性精神障碍(如一氧化碳中毒)和脑器质性精神病(如早老性精神病),具有以上主证者,可用芳香化浊涤痰开窍的方剂,能获得一定效果。如“辟秽丹”可以选用,其组成为:木香、乳香、沉香、降香、丁香、檀香、香附、苏合香、龙脑香、安息香、蚤休和黄连。
气滞血瘀、心神不安 情绪不稳,哭笑无常,思维紊乱或伴有幻觉,妄想,兴奋不安,举止不定,可有冲动或伤人行为;生活不能自理;舌质暗红或紫暗,脉弦涩或弦细。宜调气散瘀、镇心安神。予癫狂梦醒汤加减:桃仁、醋柴胡、香附、木通、郁金、丹参、陈皮、黄芩、半夏、生龙牡、丹皮、甘草。加减法:失眠多梦者加枣仁及夜交藤;兴奋喊叫者加磁石及珍珠母。每日一剂,早晚分服;20剂为一疗程。调气散瘀法对于按月发作的周期性精神病有一定疗效。
内热炽盛、狂躁不安 面红目赤,兴奋多语,情绪高涨易激怒;动作增加,好与人争辩,甚至打人毁物; 饮食不节,大便干结,小便短赤;夜间难以安眠;舌质红,苔黄燥,脉弦数或洪数。宜清热泻火、安神定志。予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黄芩、栀子、柴胡、木通、当归、大黄、尾连、生地、生龙牡、甘草。加减法:胃热口渴者加生石膏;狂燥盛者加磁石;热盛伤阴者加麦冬、石斛;失眠者加枣仁、柏子仁。每日一剂,早晚分服;20~30剂为一疗程。
心脾两虚、神志失养 精神萎靡,面色无华,思维迟缓,倦怠少动,心慌易惊,情绪不宁;接触被动,饮食欠佳; 舌质淡,或有齿痕;脉沉细无力。宜补脾益气、养血安神。予归脾汤加减:党参、炙黄芪、茯苓、炒枣仁、远志、五味子、山药、当归、生龙骨、白芍、生熟地、炙甘草。加减法:失眠多梦者加柏子仁、夜交藤;肾阳亏损者加仙茅、仙灵脾。每日一剂,早晚分服;30剂为一疗程。
肾阳虚弱、孤独退缩 生活懒散,呆滞嗜卧,形寒畏冷,接触被动;思维贫乏,情感淡漠;行为退缩,随遇而安; 舌质淡,脉沉弱或微细。宜温助肾阳、振兴神志。予肾气汤加减:熟地、山药、泽泻、茯苓、炮附子、肉桂、丹皮、巴戟天、仙灵脾、益智仁、仙茅、党参、甘草。加减法:失眠多梦者加枣仁、远志。每日一剂,早晚分服; 30剂为一疗程。
阴虚火旺、心肾不交 焦虑心烦,紧张不安,情绪惊恐或抑郁;失眠,多梦,盗汗;记忆减退,注意力不集中,腰酸腿软,或者遗精,可见幻听和多疑;舌质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宜养阴清热、交通心肾。予六味地黄汤加减:生熟地、山药、山萸肉、茯苓、黄连、泽泻、丹皮、菖蒲、远志、知母、天麦冬、石斛。加减法:阳痿者加仙茅、仙灵脾; 火旺肝盛、情绪急燥者加龙胆草、磁石;失眠甚者加枣仁、夜交藤。每日一剂,早晚分服;20~30剂为一疗程。
神志恍惚、脏躁不宁 意识不清,情绪不稳,忽悲忽笑,心中烦乱,难以自制,失眠多梦;舌质微红,脉细弱。宜养心安神、和中缓急。予甘麦大枣汤加减:浮小麦、甘草、大枣、丹参、白芍、当归、生龙牡、合欢皮。加减法:失眠甚者加朱砂面(冲服);抽搐发作者加柴胡及钩藤。每日一剂,早晚分服; 10剂为一疗程。
在目前的临床应用中,多数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即将上述方剂,与精神药物联合应用,目的在于减少精神药物的剂量及副反应。
此外,曾应用过单味草药治疗精神疾患,有的取得一定效果,有的无肯定效果,有的则有教训可吸取。
洋金花 为茄科植物蔓陀萝的花,其主要成分含东莨菪碱、莨菪碱等生物碱。经实验研究,本品有镇静和催眠作用。在精神科,其主要适应证为精神运动性兴奋,有人认为对情绪抑郁的病人也有一定效果。禁忌证为高血压、心脏病,肝或肾功能不全,青光眼及发热者。具体使用方法为:肌内注射洋金花针剂,以东莨菪碱计算,初次剂量为1~2mg,以后酌情递增。一般用量为4~6mg。口服给药,应适当增大剂量。治疗前可先口服氯丙嗪100~200mg或肌注50mg,作为诱导。治疗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一般以10~20次为一疗程。治疗的主要副反应有瞳孔散大、视物模糊,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小便潴留,排尿困难等。若治疗中产生高热、呼吸困难或癫痫发作,应及时以毒扁豆碱静脉注射中止治疗,并作对症处理。
马桑 为落叶灌木,马桑寄生为寄生于马桑上的桑寄生全植物。多生长于我国西南,四川及云南等地区。经分析马桑果实含马桑毒素和土亭,其茎枝含没食子酸和山萘酚, 中毒时可引起惊厥。可用以治疗精神分裂症和其他功能性精神病。见“电抽搐治疗和其他休克治疗”条。
黄花败酱 又名黄花龙菜,商品名眠尔静,为野生草本植物。经分析其主要成分为败酱烯和异败酱烯,临床应用具有中枢镇静作用。对神经衰弱和精神病的神经衰弱症状群,如入睡困难,早醒及恶梦等有较好的效果。每次2~4片,每日2~3次。一般疗程为一月左右。无特殊副反应。
马宝、牛黄、灵芝、朱砂、珍珠粉等,曾试用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不肯定。
某些中草药,由于应用不慎或滥用,可以带来严重恶果,不可不引以为戒。如江南地区应用夹竹桃叶治疗精神病,常因夹竹桃叶对心脏的毒性作用,引起中毒,甚至导致死亡,应予禁用。又如大剂量明矾、黎芦、瓜蒂等亦有用以治疗精神病者,由于产生严重的呕吐及腹泻等副反应,可引起虚脱及休克等不良后果,应该慎用或不用。
针灸疗法 本疗法主要用于神经官能症; 对精神病的治疗,往往与中药或抗精神病药物合用,较少单独应用。临床上较多应用针刺治疗和电针疗法,而腕踝针、耳针和艾灸,除偶用于治疗神经官能症外,一般并不采用。
针刺疗法 应根据病情或主证,按脏腑、经络的辨证循经取穴。选定主穴与配穴。每次取穴不宜过多。
针刺治疗精神疾病的穴位。临床上多数选择头部、面部、四肢、任脉、督脉,及有关的背部俞穴。辨别病情,肯定治则。用穴如用药要做到适当配伍。
❶呆楞、自语,可选人中、心俞、脾俞、神门、合谷、三阴交、足三里、及隐白等穴;嘻笑不止,可加大陵。
❷兴奋狂躁,可选人中、大椎、鸠尾、内关、大陵、合谷、曲池、丰隆、太冲。
❸幻听,可选耳部穴位,如听会、听宫或医风。
❹幻视可选睛明及太溪。
❺缄默不语,可选哑门及廉泉。
❻失眠多梦、健忘者可选神门、三阴交、隐白或太溪。
❼癔症发作可选人中、内关、合谷、神门或三阴交。
针刺手法应视病情及体质状况而定。一般认为对兴奋狂躁者多采用快速进针及重刺法,呆症多用轻刺法。对神经官能症多采用轻、中度结合的刺激法。多数采用留针法。疗程一般为20次左右。治疗时若发生晕针,应即起针,并作对症处理。对督脉诸穴切忌深刺或提插,以免损伤脊髓,发生严重副反应。多穴同时强刺激法(五人进针法),痛苦较大,不宜应用。
电针疗法 系在针刺疗法的基础上,将毫针的针柄连接感应电源,以加强针刺的作用。电流脉冲之波型及电量可以变换、调节。治疗的适应证及选穴等,基本上同针刺疗法。
治疗方法及步骤:
❶治疗时病人一般采取卧位 (或坐位),尽量取得病人的合作。
❷用26~28号1~2寸不锈钢毫针,选穴进针后分别将毫针的针柄以导线连接于电针治疗机。
❸扭动电流开关,电流由弱到强,逐渐增加至所需要的电流量。结束治疗时亦应由强到弱,再关闭电源开关。
❹治疗时间视病情和通电强度而定。
❺疗程同针刺疗法。
副作用及注意事项:进行强刺激时,应密切观察病人的面色、呼吸及脉搏等情况,选用头面部穴位要保护牙齿及唇舌,并要防止抽搐发作;两侧穴位联线,严禁横过胸部或脑干,督脉穴位严禁上下联线(如大椎联长强穴),以免发生心跳骤停或抽搐等意外。
体育疗法 主要有气功和太极拳两种,可用于神经衰弱等某些神经官能症和心身疾病。
气功 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健身方法;即通过自我锻炼,藉以增强体质,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气功的气大致可分为两种: 一种是先天之气,又称元气,所谓炼气,就是指锻炼人体内部的元气; 另一种是后天之气,即口鼻呼吸之气。练气功一般包括调身(姿势)、调息(呼吸)及调心(精神)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是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的。
气功的种类颇多,如放松功、强化功和内养功等。在精神科,多数练放松功。练好气功,应遵循以下几项要点:
❶松静自然,即放松肌肉,宽松衣服,心情安静,消除杂念,总之一切要顺其自然。
❷动静结合,练气功时要求安静,但练到一定功夫则有“气动”的感觉,或肢体自发地动起来,即静中有动,先静后动。
❸意气合一,即练意(控制意念)和练气(调整呼吸)结合起来,要以意领先,用意念调整呼吸的节律,进而用意念带领或跟随气的运行。
❹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逐渐达到纯熟的功夫,切勿急于求成。注意事项:
❶练功前要排空大小便。
❷空腹和饱餐后不宜练功。
❸身体不适或精神不振时暂停练功。
❹练功时间由短至长(如从10分钟延长至30分钟),每天1~3次。
❺练功过程中若出现不适感觉即应停练,查明原因,加以纠正。
❻练功完毕应缓慢起立,活动四肢。
❼练功不得法,产生“气功走火”,表现为各类精神症状,需注意防范。
太极拳 是我国传统的健身运动,尤其适用于中老年人和体弱有慢性病的患者,长时期来已成为我国医疗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练习太极拳,应遵守以下几点:
❶躯体舒松,动静结合:在练拳的过程中,整个身体始终保持舒松自然,重心稳定,不可挺劲或僵直。同时要思想集中,全神贯注,安定沉静,做到动静结合。
❷动作柔韧,呼吸自如:动作要连贯、协调、柔和、稳定及灵活。呼吸要任其自然,不可憋气或喘气。动作熟练后,要注意动作与呼吸的配合,起吸落呼,开吸合呼,做腹式呼吸,逐步做到匀细深长,开豁自然。
❸形意相合,劲力内蓄: “形”指动作,“意”指精神。所谓形意相合,就是要用精神引导动作,即要默想动作的形象,做到意动身随。劲力内蓄系指劲力含蓄于内,不露于表,切忌鼓劲用力。

☚ 睡眠治疗   精神药理学 ☛
0001834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1: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