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精神发育迟滞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精神发育迟滞俗称呆傻,是一种综合症。主要特征是智力低下和社会适应困难,发病于发育成熟之前,先天或后天的因素均可促成,同时可伴有某种精神或躯体疾病。通常根据智力商值和社会适应程度将精神发育迟滞分为不同等级:(1)极重度。智商低于20;言语功能丧失;生活完全不能自理。(2)重度。智商20 - 34;言语功能严重受损,不能进行有效的语言交流;生活不能自理。(3)中度。智商35— 49;能掌握日常用语,但词汇贫乏;不能适应普通学校学习,但可以学会生活自理与简单劳动。(4)轻度。智商59—69;无明显言语障碍;学习能力不能顺利完成小学教育,能学会一定的谋生技能。智商70-84者称为边缘智力,其抽象思维能力或思维的广度、深度、机敏性显示发育不良;不能完成高级、复杂的脑力劳动。精神发育迟滞约占犯罪者的10%,约占刑事鉴定案例的1/4,其中以智能缺陷较轻者占大多数。犯罪原因多为由于智能缺陷,社会适应能力低下,在婚姻、职业上常常遭受挫折,欲求不能得到满足;缺乏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缺乏自制能力。常常因为琐碎小事而冲动;容易遭到他人的轻蔑、虐待而愤怒、怨恨;意志薄弱,缺乏主见,易被他人诱惑。以性犯罪、放火、盗窃较为多见,也有犯欺诈、伪造罪的。犯罪通常缺乏预谋性,而是冲动性或机遇性的,动机简单,不能认识犯罪后果的严重性。作案常不成功,容易被抓获。 精神发育迟滞mental retardation指由各种原因所引起的智能低下,伴有学习或社会适应困难或两者俱有者。其原因为有先天性和继发性两种,后者常继发于青年外伤、中毒、感染、重型精神病及出生后脑器质性疾病等。临床表现为白痴、痴愚、愚鲁。 精神发育迟滞 精神发育迟滞mental retardation又称“低能”、“弱智”,俗称憨大、呆子等。系大脑发育障碍所致。大多为遗传缺陷,主要特征是程度不等的智能缺陷,影响病人的学习和社会适应能力。根据智能发育程度区分为四类: ☚ 痴呆 智商 ☛ 精神发育迟滞mental retardation亦称“精神发育不全”、“精神薄弱”、“心智缺陷”。指18岁以前发育阶段中,由于多种原因所引起的,以智力明显低下和社会适应能力缺陷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组疾病。其病因很多,诸如生物因素、社会因素、心理因素等均可能导致脑功能发育阻滞或大脑组织结构的损害。世界卫生组织(1979)将造成精神发育迟滞的病因分为十类:(1)感染和中毒; (2)外伤和物理因素; (3)代谢障碍或营养不良;(4)大脑疾病(出生后的); (5)不明的出生前因素和疾病; (6)染色体异常。(7)未成熟儿; (8)重性精神障碍; (9)心理社会剥夺;(10)其他和非特异性的病因。精神发育迟滞的临床表现与智力缺陷的程度密切相关。通过临床检查包括智力测验和社会适应能力评定结果,确定智力低下的程度。智商(个体通过某种智力量表所测得的智龄与实际年龄的比)作为评定精神发育迟滞分级的指标。临床上将精神发育迟滞分为四个等级: (1)轻度(智商为50~70),亦称愚鲁,最为多见,但因程度轻,往往不易被识别。躯体一般无异常,语言发育迟滞。适应社会能力低于正常水平,可以进行社会交往,能自理生活,从事简单的劳动或技术性操作,但学习能力、技巧和创造性均较正常人差。读写、计算和抽象思维能力比同龄儿童差,表现为学习困难,经过特殊教育可使他们的智力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得到提高。(2)中度(智商为35~49),亦称痴愚,能部分自理日常简单的生活,可做简单的家务劳动。语言、运动功能和技巧能力明显落后于同龄正常儿童。阅读、计算能力很差,理解能力差,对学校的功课缺乏学习的能力。少数患者伴有躯体发育缺陷和神经系统异常的体征。(3)重度(智商为20~34),亦称痴愚,社会适应能力明显缺陷,日常一切生活均需别人照护,不知危险和防御。言语发育明显障碍,或只能学会一些简单的词句,不能理解别人的言语。运动功能发育受限,严重者不能坐、立和走路。不能接受学习教育,常伴有癫痫、先天畸形。(4)极重度(智商为20以下),亦称白痴,较少见,大多数在出生时就有明显的先天畸形。完全缺乏自理生活的能力,终生需别人照料,不会讲话、不会走路,无法接受训练。对于精神发育迟滞的治疗方针是以照管、训练教育促进康复为主,并结合病因和具体病情采取药物治疗。可根据智残程度不同、身体和智力的实际情况不同,采取切实可行的相应的教育训练和医学康复医疗综合措施,有效地补偿其智力和适应行为能力的缺陷,提高他们适应社会生活的基本能力和发展其智力水平与技能。预防的基本措施:开展遗传咨询,加强婚前检查;限制近亲结婚;产前诊断,早期诊断(新生儿发育筛查);广泛宣传卫生健康基本知识,加强环境保护和监测,加强妇幼卫生保健工作,提高妇产科质量和新生儿护理;对围产期高儿采取早期干预等。 精神发育迟滞 精神发育迟滞mental retardation亦称“精神发育不全”、“精神薄弱”、“心智缺陷”等,指18岁以前发育阶段由于多种原因所引起的智力明显低下和社会适应能力缺陷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组疾病。其病因很多,诸如生物因素、社会因素、心理因素等均可能导致脑功能发育有阻滞或大脑组织结构的损害。世界卫生组织(1979)将造成精神发育迟滞的病因分为10类:(1)感染和中毒。(2)外伤和物理因素。(3)代谢障碍或营养不良。(4)大脑疾病(出生后的)。(5)不明的出生前因素和疾病。(6)染色体异常。(7)未成熟儿。(8)重性精神障碍。(9)心理社会剥夺。(10)其他和非特异性的病因。精神发育迟滞的临床表现与智力缺陷的程度密切相关。通过临床检查包括智力测验和社会适应能力评定结果,确定智力低下的程度。智商(个体通过某种智力量表所测得的智龄与实际年龄的比)作为评定精神发育迟滞分级的指标。临床上将精神发育迟滞分为四个等级: (1)轻度(智商为50~70),亦称愚鲁,最为多见,但因程度轻,往往不易被识别。躯体一般无异常,语言发育迟滞;适应社会能力低于正常水平,可以社会交往, 能自理生活,从事简单的劳动或技术性操作,但学习能力、技巧和创造性均较正常人为差;读写、计算和抽象思维能力比同龄儿童差,表现为学习困难,经过特殊教育可使他们的智力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得到提高。(2)中度(智商为35~49),亦称痴愚,能部分自理日常简单的生活,可做简单的家务劳动;语言、运动功能和技巧能力明显落后于同龄正常儿童; 阅读、计算能力很差,理解能力差,对学校的功课缺乏学习的能力。少数患者伴有躯体发育缺陷和神经系统异常的体征。(3)重度(智商为20~34),社会适应能力明显缺陷,日常一切生活均须别人照护,不知危险和防御;言语发育明显障碍,或只能学会一些简单的词句,不能理解别人的言语;运动功能发育受限,严重者不能坐、立和走路;不能接受学习教育,常伴有癫痫、先天畸形。(4)极重度(智商为20以下),亦称白痴,较少见,大多数在出生时就有明显的先天畸形。完全缺乏自理生活的能力,终身需别人照料,不会讲话、不会走路,无法接受训练。对于精神发育迟滞的治疗方针是以照管、训练教育促进康复为主,并结合病因和具体病情采取药物治疗。可根据智残程度不同、身体和智力的实际情况不同,采取切实可行的相应的教育训练和医学康复医疗综合措施,有效地补偿其智力和适应行为能力的缺陷,提高他们适应社会生活的基本能力和发展其智力水平与技能。预防的基本措施:开展遗传咨询,加强婚前检查;限制近亲结婚;产前诊断,早期诊断(新生儿发育筛查);广泛宣传卫生健康基本知识,加强环境保护和监测,加强妇幼保健工作,提高妇产科质量和新生儿护理;对围产期高危儿采取早期干预等。 ☚ 精神病学家 精神分裂样精神病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