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粟缘蝽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粟缘蝽millet coreid主害旱粮的刺吸昆虫。又名粟小缘蝽,俗称天狗蝇。学名Liorhyssushyalinus (Fabricius)。半翅目,缘蝽科。分布于欧洲、非洲,美洲、日本; 中国华北、西北、华东和西南等地区均有分布。为害谷子、高粱、糜、黍、麻类、烟草、向日葵和莴苣等。以成虫、若虫刺吸谷子和高粱未成熟的籽粒汁液,使之瘪瘦减产。成虫体长约7毫米,暗黄褐色,杂有不规则暗红斑点,密生细毛。头近三角形,复眼红褐,向外侧突出; 单眼一对,淡黄; 触角暗褐,4节,端部一节较膨大。前胸背板梯形,小盾片三角形,均密生细毛和刻点。前翅超过腹末,膜区薄而透明,革区中脉后方具一近方形小室,腹部背面黑色有光泽,各节侧接缘的前半黄褐,后半黑色(见图)。卵椭圆,初产血红,后变紫黑。若虫共6龄,1龄体色血红,头部尖细,腹部圆大;2龄紫红; 3龄红褐,腹部背面前端中部具黄色梯形纹; 4龄体变紫黑,翅芽显露; 5~6龄灰绿,腹背后端中部带紫红色。
山西、内蒙古年生2~3代,河北、山东等地3代。以成虫潜于树皮下、墙缝或杂草中越冬,翌年恢复活动后,先为害蔬菜和杂草,春谷抽穗后转入谷田为害,产第一代卵,第二、三代卵多产于夏谷和高粱上,发生极不整齐,8月间,在谷穗上同时可见成虫、卵和若虫。成虫活泼,白天活动,尤以晴朗无风时中午前后最为活跃,夜晚及阴雨天多转入小穗间停息。卵成堆产于小穗或穗埂上。每雌可产卵40~60粒,卵期3~5天。若虫有群集性,尤以3龄前明显,大部时间潜于小穗间隙,5、6龄若虫活动力增强,逐渐分散,若虫期10~15天。在干旱谷子产区雨量偏多年份发生较重。一般夏谷受害重于春谷,小穗紧密、穗形细长的品种很少受害。选用和培养小穗紧密早熟丰产品种是控制为害的主要措施,在谷子抽穗后,及时喷施乐果粉或乐果乳油均可奏效。 粟缘蝽millet coreidLiorhyssus hyalinus (Fa-bricius),又名粟小缘蝽蟓、印度小缘蝽。昆虫纲,半翅目,缘蝽科。广泛分布于全世界。寄主有谷子、糜子、高粱、麻类、烟草、向日葵、萝卜、白菜。成虫体长6.0~8.2 mm,窄椭圆形,黄褐至灰褐色,具光泽,有时呈血红色,被淡色长毛;头三角形;触角及足有棕黑色斑点;前翅超过腹端,革片除脉纹及前翅膜片均透明,革片中脉末端有一四边形翅室。末龄若虫长约4.7 mm,长梭形,暗棕褐色,腹部黄褐,有许多红色细斑。山西一年发生2~3代,以成虫越冬。卵产于谷穗主轴上或其他寄主的花托、朔果上,块状,排列不规则。成、若虫常聚集在植物的花、果实和穗上吸食汁液,造成不同程度的为害。宜在若虫孵化盛期喷施农药,种植小穗紧密品种可减少成虫产卵。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