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粟特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粟特Sogdiana国名。中国史籍称粟弋、康国、康居等。故地在今中亚阿姆河、锡尔河之间的泽拉夫善河流域。曾称索格狄亚那。约公元前6~前5世纪形成国家。都城马拉坎达(今苏联乌兹别克撒马尔罕)。公元前329年遭马其顿入侵。后相继附属于塞琉西、巴克特里亚、贵霜诸国。 粟特中亚古部族名、国名。《魏书·西域传》、《周书·异域传》粟特,一作粟弋。北魏时,又称温那沙。在中国其他古籍中,亦称作康居、康国。故址在今中亚锡尔河与阿姆河之间的泽拉夫善河流域(或作索格底亚那河)。公元前6至前5世纪开始形成阶级和国家,首都为马拉坎达(今乌兹别克斯坦之撒马尔罕)。前后附属于塞琉西、巴克特里亚、贵霜诸王朝。粟特与中国在汉朝以后有密切的经济和文化联系,它的商人、学者、使节等经常往来于中原大地。 粟特古代中亚民族名称。原居锡尔河、阿姆河之间。1—4世纪大月氏贵霜王朝统治了粟特地区。唐朝称之为“昭武九姓胡国”,其建立了河中康、安、米、史、曹等国。突厥兴起,成为西突厥汗国的疆域。显庆二年(657),唐朝灭突厥,其地又归唐朝。此后不久,被大食征服。其族自身经济、文化水平较高,尤善经商。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作出巨大贡献。 粟特一作“栗(粟)弋”、“属繇”、“康国”,亦作“修利”或“𡨧利”。古国名。位于中亚索格底亚那(今阿姆河、锡尔河之间的泽拉夫善河流域)。前六世纪已存在,首都阿弗拉西雅卜(今撒马尔罕,希腊史籍称马拉坎达)。前四世纪为亚历山大大帝占领, 后历受*大夏、*大月氏、*贵霜、萨珊王朝、*哒、突厥所统治。居民属东伊朗语族;善于经商,与中原有密切经济和文化联系,在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直到长安、洛阳的丝绸之路沿线各地建有居民点。八世纪阿拉伯人侵入中亚后,逐渐伊斯兰化。1220年,成吉思汗西征中亚时, 都城化为废墟, 粟特国亡。1933年在今苏联塔吉克共和国的穆固山城遗址出土八十一件粟特语文书及大量文物,为研究粟特的重要史料。 粟特见“康国”。 粟特 粟特中亚古代民族的名称,汉唐迁居我国西北地区的人数不少,因此,也是我国古代西北民族的名称,原音为Sogdak,东部方言又作Sulek,因此,我国的史书或者又译为粟弋、属繇、修利、窣利、苏哩、速利等等。上古时,粟特人即居住在药杀水(今译锡尔河)、乌浒水(今译阿姆河)之间,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居民或者从事农业,或者四出经商。粟特商人以敢于冒险、精于经营而闻名,是往返于“丝绸之路”两端的世界性“掮客”。公元前6—4世纪,粟特人尚未建立国家,被波斯人所征服,成为阿赫明尼德王朝领土的一部分。公元前4世纪后期,希腊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率兵东征,粟特人的居住区又是马其顿帝国东方殖民地的一部分。公元1—4世纪,大月氏贵霜王朝统治了粟特地区,强大的贵霜王朝为粟特商人四出经商创造了优越的条件。5世纪至6世纪中叶,粟特人建立了自己的国家,但是王族不是粟特人,而是匈奴人。据《北史·西域传·粟特国》记载,在北魏击灭北凉时,即公元439年,粟特国王名叫忽倪,为匈奴,匈奴征服粟特,统治其地,至忽倪已经是第三代了。到了南北朝后期,粟特国又分离为十数个小国,唐朝称之为“粟特九姓胡国”,有时也称为“昭武九姓胡国”。突厥崛起,室点密率西突厥十姓西征,其地又成为西突厥汗国的疆域。显庆二年(公元657年),唐灭西突厥,其地归唐。龙朔二年(公元662年),唐高宗派王名远为特使,在其地设立都督府和羁縻州。此后不久,为大食(阿拉伯伊斯兰教国)所征服。早在东汉时期,大批粟特商人和佛教徒前来塔里木盆地和前往内地经商和传教。南北朝时期,迁居天山南北和内地的粟特商人更多。粟特商人在突厥和塔里木盆地各国还掌握了政治、经济、军事大权。在唐朝,粟特商人也有很高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西从疏勒,中经吐鲁番、敦煌、凉州,东至长安、洛阳,处处都有粟特人的经商根据地和居民点。粟特人身高体壮,深目高鼻,髭须浓密,青眼绿瞳,白面赤发,属白种人中的伊兰种。他们曾笃信佛教、袄教、基督教、摩尼教,不但自身有较高的文化,而且善于吸收和传授其他民族的文化。随着他们不断向天山南北和内地经商和移民,大大促进了中国和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他们对新疆的开发和发展,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作出过很大贡献。塔里木盆地的粟特人大多融合于维吾尔族中,内地的粟特人大多融合于汉族中,少数融合于回族和撒拉族中。 ☚ 石敬瑭 粟特语 ☛ 粟特又作“栗弋”等。古代西域民族。指古代中亚地区以商业经营为特色的索格底亚那人,原生活在今阿姆河、锡尔河之间的泽拉夫善河流域(即索格底亚那)。操东伊朗语族古代语言,有文字。先后信奉袄教、摩尼教、佛教和伊斯兰教。自古因地处丝绸之路要冲,善于经商,足迹遍及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直到长安、洛阳等地。历受亚历山大帝国、大夏、大月氏、贵霜、萨珊王朝、哒、突厥、阿拉伯、蒙古的统治。与今中亚地区的塔吉克等族有渊源关系。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