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液水肿性昏迷
粘液水肿性昏迷为粘液性水肿的最严重表现。多见于年老、长期未获治疗者,大多在冬季发病,受寒及感染是最常见的诱因。其他如创伤、手术、麻醉、使用镇静剂等均可促发。昏迷前常有嗜睡,昏迷时四肢松弛,反射消失,体温很低(可在33℃以下),呼吸浅慢,心动过缓,心音微弱,血压降低,休克,并可伴心、肾功能衰竭,常威胁生命。粘液性水肿患者对胰岛素、镇静剂、麻醉剂甚敏感,可诱发昏迷,使用应十分谨慎。粘液水肿性昏迷属内科急诊,对这种病人应争取时间,迅速提高血循环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应立即采用作用快速的三碘甲腺原氨酸,静注40~120μg,其后每6小时静注5~15μg直至病人清醒改为口服,如无此制剂可将三碘甲腺原氨酸片剂研细加水鼻饲,每4~6小时一次。有心脏病者,起始宜用较小量,为一般用量的1/5~1/4。由于粘液性水肿昏迷时机体对肾上腺皮质激素的要求增加,而肾上腺皮质的反应较差,因此可同时应用皮质激素治疗。当发生休克、低血糖、低血钠时,更应加用皮质激素治疗,每天给予氢化可的松50~100mg,由于粘液水肿性昏迷时呼吸频率很慢,可致二氧化碳蓄积,发生严重的呼吸性酸中毒,应及时给予治疗。保持气道通畅,保证气体充分交换也属必要。此外,应注意保暖,及时处理休克,补充适量葡萄糖液及维生素,警惕心衰发生。经以上治疗24小时左右病情有好转,则一周后可逐渐恢复,如24小时后不能逆转,则预后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