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多糖代谢病
粘多糖代谢病(简写为MPS)也是遗传性代谢病,因参与粘多糖分解的酶缺陷所致,为罕见疾病。国外新生儿各型总发生率低于1/10万。
Krukenberg于1854年从细胞外基质中分出一种他称为软骨酸(Chondroitic acid)的多糖。1938年Meyer把动物来源含氨基已糖的多糖称为粘多糖。粘多糖的生物合成经过3个步骤:
❶于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核心;
❷顺序加上单糖;
❸硫酸酯化。一般粘多糖类由糖苷酶和硫酸酯酶以及蛋白酶所水解,当酶缺陷时使异化代谢不能正常进行,粘多糖降解不全的物质(硫酸皮肤素、硫酸类肝素、硫酸角质素) 累积于结缔组织细胞的溶酶体中,膨大的溶酶体引起细胞结构异常和功能障碍,产生骨胳畸形、侏儒征及关节不灵活、耳聋、腹疝、肝大及心脏病等,并常伴智能迟缓及尿粘多糖降解物增加。
粘多糖代谢病的分型及临床表现见下表:
粘多糖代谢病分型及临床表现
分 型 | 缺陷的酶 | 累积物质 | 临床表现 |
Ⅰ型(MPSIH) Hurler综合征 | α-左旋艾杜糖醛 酸酶(α-L-Indu- ronidase) | DS, HS | 见“粘多糖代谢病 Ⅰ型”条(94页) |
Ⅰ型(MPSIS) Scheie综合征 | 同上 | DS, HS | 症状同MPSIH,但 较轻,多毛症,色 素性视神经炎,掌 腕管压迫症状,主 动脉关闭不全,智 能可正常,可活至 成人期 |
Ⅰ型(MPSIH/S) Hurler-Scheie 综合征 | 同上 | DS, HS | 临床表现介于上述 二型之间 |
Ⅱ型(MPSⅡA) Hunter症 | 左旋硫酸艾杜糖 硫酸酯酶(L-In- duronosulfate Sulfatase) | DS, HS | 表现较MPSIH略 轻,可无角膜混浊, 一般亦仅活至15岁 左右 |
Ⅱ型(MPS ⅡB) Hunter综合征 | 同上 | DS,HS | 较MPSⅡA轻,智 能接近正常,可活 到30~50岁,可有 Alder-Reilly白细 胞异常 |
分 型 | 缺陷的酶 | 累积物质 | 临床表现 |
Ⅲ型(MPSⅢ A 及B)Sanfili- ppo A及B | A硫酸类肝素硫 酸酰胺酶 (Heparitin Sul- fate Sulfamid- ase)B-α-N-乙 酰氨基葡萄糖苷 酶(α-N-Acetyl) glueosaminida- se) | HS KS | 一岁内出现症状, 智能重度障碍,其 他症状较MPSIH 轻,无角膜混浊及 体格发育障碍 |
Ⅳ型(MPS Ⅳ Morguio- Brailsford 综合征 | N-乙酰胺基半 乳糖-6-硫酸酯 酶(N-Acetyl galactosamine 6-SO4-sulfata- se) | KS | 骨胳改变显著,角 膜混浊,关节过度 松弛,主动脉关闭 不全,无智能障碍 |
Ⅵ型(MPS Ⅵ A) Maroteaux-La- my综合征A | N-乙酰胺基半 乳糖4-硫酸酯酶 (N-Aeetyl gala- ctosamine 4-SO4-Sulfata- se) | DS | 幼儿起病,重度骨 胳改变,关节屈曲, 角膜改变,智能正 常 |
Ⅵ型(MPSⅥ B) Maroteanx- Lamy综合征B | 同上 | DS | 同MPSⅥA,儿童 期起病 |
Ⅶ型(MPSⅦ β-葡萄糖尿甘酸 酶缺乏症 | β-葡萄糖尿甘酸 酶(β-glueuron- dase) | DS, CS | 婴儿期起病,矮 小,丑陋,肝脾大 多发性成骨不全, 智能重度障碍 |
注: DS-硫酸皮肤素 (Dermatan sulfate),HS-硫酸类肝素(Heparan sulfate),KS-硫酸角质素(Keratan sulfate),CS-硫酸软骨素(Chondroitin sulfate)此类疾病除Ⅱ型为性联隐性遗传外,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诊断可用尿筛查(酸性白蛋白浊度试验,尿滴试验),尿粘多糖排出定量,细胞检查(淋巴细胞异染颗粒检查及电子显微镜检查),成纤维细胞培养等。成纤维细胞及白细胞中酶测定可助各型的鉴别诊断。
产前诊断可检查羊水上清液 (酸性粘多糖含量比正常增加4倍)或培养的羊水细胞。目前尚缺乏真正有效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