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保皇会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保皇会 清末资产阶级保皇派的政治团体。 1899年7月20日康有为在加拿大千岛与侨商李福基、冯秀石等创立“保商会”,旋改名为“保救大清皇帝会”,简称保皇会。先后在美国、墨西哥、中美、南美、日本、南洋、澳洲等地建立总会11个、支会140余个,康有为任正会长,梁启超、徐勤任副会长,设总部机关于澳门《知新报》和横滨《清议报》,并一度在澳门设立总局。以保救光绪,反对慈禧,恢复新政,抵制革命为宗旨。初期全力发起勤王运动,对外鼓动广大华侨入会捐款,对内联络两广湘鄂江淮会党豪强及开明士绅密谋起义。 失败后除策划暗杀外,主要转向宣传君主立宪,与革命派全面论战,并以开办铁路、矿山等名义集股筹款。清朝政府宣布预备立宪后康通告各地保皇会于1907年元旦改为国民宪政会,旋正式定名为帝国宪政会。孙中山和兴中会在惠州起义前曾多次主动争取与保皇会合作,但康始终予以拒绝,檀香山兴中会还被梁“名为保皇,实则革命”的宣传所蛊惑而陷于瓦解。从1903年起革命派在华侨中全力展开扫荡保皇派的斗争。同盟会成立后更与保皇会进行长期系统论战,使该会在海内外的影响大为削弱,内部也不断发生动摇与分化。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