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抱佛脚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抱佛脚bào fó jiǎo

指信佛。孟郊《读经》:“垂老抱佛脚,教妻读黄经。”

抱佛脚

脚bàofójiǎo

┃┃┃ 喻平时没有作好准备,临时慌忙应付。唐·孟郊《读经》诗:“垂老抱佛脚,教妻读黄经。”

☚ 诡遇   画麒麟 ☛

抱佛脚

比喻平时无准备而临时应付。《水浒传》第十七回: “何清笑道: ‘哥哥正是急来抱佛脚,闲时不烧香。’ ”
●唐孟郊《读经》诗: “垂老抱佛脚,教妻读黄经。经黄名小品,一纸千明星。” 孟郊一生穷愁潦倒,晚境读经求佛,以求解脱痛苦。

抱佛脚

平时没有什么准备,临时慌忙想法应付,这种情况便叫做 “抱佛脚”。“抱佛脚”实际是个借词、外来语。
为什么要 “抱佛脚”呢? 那自然是祈求菩萨保佑了。
《通俗编·释道》引张世南 《游宦纪闻》记有这样一件事: 在云南南边一个番国里,非常崇尚佛教,那里有个死刑犯逃脱了,官府追捕甚紧。罪犯逃到了一座庙里,知道再也无路可逃了,便抱住一尊大佛的脚痛哭起来,表示诚心悔过。官府的人一见此情,认为罪犯真心向佛,有悔改之意,便未捉拿归案,而且放他走了。
后世 “抱佛脚”之说便流传开来,表示无准备而急忙应付之意,犹言 “临渴凿井”、“临阵磨枪”。
“抱佛脚”一语传至我国后,逐渐演变成 “平时不烧香,急时抱6佛脚”这一谚语了。

抱佛脚

唐·孟郊《读经》诗:“垂老抱佛脚,教妻读黄经。”原指上年纪的人求佛保佑。现比喻事前毫无准备,事到临头才慌忙应付。
也作
❶ 急则抱佛脚。
❷ 临时抱佛脚。
❸ 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
❹ 闲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

抱佛脚bàofójiǎo

俗谚:“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比喻事前全无准备,临事慌忙应付。茅盾《三人行》五:“几点烛光晕黄地散散落落地在各处闪睒,那是‘~’的朋友们在开‘夜班’。”|钱钟书《围城》二:“只可惜这些事实虽然有趣,演讲时用不着它们,该另~。”

抱佛脚

形容向人临时告急或求助。有“急来抱佛脚”之说。

字数:26 - 来源:委婉语应用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 急巴巴   团团转 ☛
抱佛脚

抱佛脚

原指求佛护佑。比喻平时不作准备,事到临头,慌忙应付,仓皇求救。

☚ 助我张目   吃十方 ☛
应付1

应付1

应(~战;应对;应副) 对(对付;对待;言对) 缠(难~) 当抵 当堵 当赌 当敌 处置 摆弄 支划 打发 发脱 发付 俛仰(~应答) 遮敷 交待 交代
对付,应付:耐何 奈何 支持 支对
抵挡,对付:堵当 睹当
接待应对:接对
周旋,应付:俯仰
忙于应付:奔命(疲于~)
 战事紧急而忙于应付:戎马仓皇
临时慌忙应付:抱佛脚
事情实然发生,来不及应付:措手不及 措手不迭 凑手不及 不及措手
不论发生何种情况,都有办法对付:兵来将挡
功力深厚,能应付各种情况:八面受敌
才能足以应付各种情况:才堪八面
容易对付:吃得光
 公开的攻击容易对付:明枪易躲
以绝对优势对付劣势:如山压卵
善于应付:善应
从容对付,毫不费劲:应付裕如
说话敏捷,善于应付:捷给 接给
精明能干,各方面都应付周全:八面张罗
只求暂时应付,不作长远打算:移东就西
勉强应付:应酬 牵萝补屋
为了应急而移东移西,勉强应付:拆东补西 拆篱补障 拆南补北 拆西补东 挪东补西 移东补西 移东掩西
左右抵挡,被动应付:左支右吾 左支右捂 左枝右梧 左搘右捂 左右枝梧
勉强支撑着应付某种不愿遇到的情况:硬着头皮
(对人对事采取措施、办法:应付)

另见:采取 措施 办法 处理

☚ 应付1   应付某事 ☛

无备

无备

不备(攻其~)
事到临头才匆忙准备:抱佛脚(临时抱佛脚;急来抱佛脚) 临阵磨枪 临时磨枪 临难铸兵 临渊结网
事前不准备,事来忙又急:抓瞎
(无准备:无备)

☚ 备办   安排 ☛
抱佛脚

抱佛脚bɑofojiɑo

民间信仰风俗。流行于境内各地。起源甚古。凡有大佛像雕塑处,人以双手合抱佛脚(腿)为幸事。相传抱一下佛脚(腿),即可受佛的保佑,享受富贵。后将平时不来往接近,急时却求人办事贬称为临时抱佛脚。

☚ 顶针   拉下马羊歌 ☛

抱佛脚bào fó jiǎo

clasp Buddha’s feet—profess devotion only when in trouble; doing nothing until the last minute; make a hasty last-minute effort;embrace the Buddha’s feet in a crisis
❍ 你现在~未免为时太晚了! It’s too late for you to make a hasty last minue effort.

抱佛脚bao fo jiao

【口语】clasp Buddha’s feet—hug Buddha’s legs and beseech him only when needing his help

抱佛脚bàofójiǎo

〔述宾〕 原为求佛保佑的意思,现用为平时无准备,临时慌忙应付。清·翟灏《通俗编》卷6引宋代张世南《游宦纪闻》:“云南之南一番国,专尚释教,有犯罪应诛者,捕之急,趋往夺中,~悔过,便贯其罪。今谚云:‘闲时不烧香,急来~’,乃番僧之语,流于中国也。”
△ 用于描写临时应付。
【近义】临时抱佛脚

抱佛脚

原指紧急时求佛保佑,后多指平时不作准备,事到临急才慌忙应付。唐·孟郊《读经》诗: 重老~,教妻读黄经。又,明人张谊《宦游纪闻》说: 云南之南一番国,专尚释教,有犯罪应诛者,捕之急,趋往寺中,~悔过,便贳其罪。《绿野仙踪》五五: 如玉道:“我于八股一途,实荒疏得了不得,若要下场,必须抱抱佛脚。”《九尾龟》一八一: 秋谷到了这个时候,便也未免要抱抱佛脚起来,把那些带去的书籍,翻出来略略的看了一遍。《轰天雷》一: 那是要平日留心的,忙时~,不中用的。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4: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