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粒细胞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粒细胞granulocyte

又叫颗粒性白细胞,系指细胞浆中含有不同的颗粒而言。为白细胞中的一大类。又可分为嗜中性白细胞、嗜酸性白细胞、嗜碱性白细胞等。

粒细胞

粒细胞

粒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的粒细胞系发育而来的、胞质内含有许多颗粒的细胞。粒细胞在骨髓内成熟后即移入血循环,并可逸出血管壁进入组织内或炎症部位、渗出液及体液中。离开血液的粒细胞即不能重返血循环。粒细胞参与免疫应答,也可导致病理免疫反应。粒细胞根据其颗粒的着色性的不同可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和嗜碱粒细胞三种。
中性粒细胞 占血中白细胞的50~70%。胞质内有两类既不嗜酸也不嗜碱的颗粒: 一类是嗜天青颗粒,约占颗粒总数的20%,颗粒较大,致密而均匀,内含髓过氧化物酶、碱性多肽等; 另一类颗粒较小,颗粒数量很多,每一细胞约含200个,是一般的溶酶体,内含大量的水解酶类,可溶解蛋白、脂类、核酸等物质。中性粒细胞的溶酶体中尚含有吞噬素、趋化因子等非酶物质。这些物质与机体的免疫机制和炎症应答有关。中性粒细胞具有很强的游走、趋化和吞噬杀菌能力。当机体某一部分因病菌侵入等发生损伤时,由于体内补体激活产物C3a、C5a、 C以及细菌产物或组织破坏产物的召引作用,中性粒细胞即迅速游出血管,聚集到局部,吞噬销毁病菌,故在机体抵御细菌感染中甚为重要。但是,中性粒细胞在吞噬销毁异物过程中,可因释放溶酶体酶而造成组织损伤,同时由于其本身含有慢反应物质及缓激肽等超敏反应介质,故又是超敏反应所致病理免疫反应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嗜酸粒细胞 占血中白细胞的0~7%。胞质内有粗大的嗜酸性颗粒。嗜酸粒细胞能作变形运动,可以从血管游出,吞噬细菌、抗原抗体复合物和肥大细胞释放出的颗粒。在速发型超敏反应过程中,嗜酸粒细胞由于吞噬、降解抗原抗体复合物,释放组胺酶灭活组胺,释放芳香基硫酸酯酶灭活慢反应物质,释放磷酸酯酶使血小板激活因子灭活,故可反馈地抑制超敏反应继续发展。
嗜碱粒细胞和肥大细胞 血液中的嗜碱粒细胞含量很少,约占白细胞总数的0.5%。嗜碱粒细胞进入组织即为肥大细胞。肥大细胞含嗜碱颗粒,分布于呼吸道和消化道粘膜、皮下疏松结缔组织,特别是血管周围。两种细胞的嗜碱颗粒都含有肝素、组胺、慢反应物质等Ⅰ型超敏反应介质。当附着在这些细胞上的IgE类抗体与相应抗原结合时,如果两个表面结合的IgE分子因结合抗原而被桥连起来,则细胞被激活,使颗粒从细胞内脱出,并释放上述介质而引起Ⅰ型超敏反应。嗜碱粒细胞或肥大细胞及其释放的血管活性胺类,在迟发型超敏反应的发生发展中也有作用。豚鼠的多种迟发型超敏反应局部浸润细胞中,嗜碱粒细胞数量可多达20~60%。有人根据小鼠的实验资料认为,在迟发型超敏反应时,T细胞也作用于肥大细胞使之释放5-羟色胺,后者影响血管内皮细胞使对淋巴因子应答的白细胞得以从血管渗出。另一方面,肥大细胞释放的组胺可作用于抑制T细胞的组胺-α受体,从而反馈地产生调节作用。

☚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淋巴细胞 ☛
0001576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2:2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