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加工starch vermicelli processing提取豆类子粒或薯类块茎中的淀粉并制成干的条状物质的过程。中国北宋苏颂等编撰的《图经本草》(1061年)上说,用绿豆可以制成粉条。 粉丝的断面有粗、细、扁、圆等多种形状,它主要以绿豆、豌豆、蚕豆和薯类淀粉为原料,其中以绿豆粉丝品质最佳。用马铃薯、红薯淀粉做粉丝,品质较差、不耐水煮,故常在薯类淀粉中渗入一定量的豆类淀粉以改善品质。 绿豆粉丝的生产过程是,先将清理过的绿豆放入35~40℃温水中浸泡6~9小时,再冲入凉水降温,30分钟后将水放净,再把绿豆放入凉水中浸泡8~14小时。然后用锤式粉碎机或石磨磨成细浆,同时加水冲洗,使细浆在分离筛中分离为淀粉乳和粉渣,粉渣可再次入磨研磨以提高出粉率。淀粉随水流穿过筛孔进入沉淀池,与此同时加入酸浆,搅拌均匀,以加速淀粉颗粒的下沉。待淀粉沉底后,排去上清液,并注入一定量的清水进行第二次沉淀,排去上清液,将淀粉放入缸中进行第三次沉淀,以除去剩下的蛋白质,经过8~16小时后将淀粉取出放入布袋,挂在架子上滤水。当粉团形成后放到室外搁置4天左右,直至水分降到25%~30%。然后取淀粉量的1/10,加入等量的温水(约55℃)并搅匀,再迅速加入两倍的沸水搅拌至起泡时为止,即成为茨粉。然后将其余9/10的淀粉连同茨粉一起在合面机中搅拌以形成一种软面团,达到拉起的粉条落到粉面上可立即淌平的程度,即可将它放入漏粉机中漏粉。 漏粉机容器底部有许多小孔,孔的大小和容器底面与锅内水面的距离决定了粉丝的粗细。对放入容器中的软面团进行机械脉冲式加压,使得淀粉不断通过小孔呈丝状落入下方的沸水锅中,水温保持在97~98℃,粉丝在沸水中糊化成形并浮于水面,捞出放入凉水中冷却,切成1~1.5米长的丝段,挂在架子上阴干,然后经浸泡、搓洗和吃浆等工序,再将粉丝用竹杆挂在晒粉场上靠阳光晒干,或放入烘房烘干即成为成品。 包装粉丝是一种食用方便,包装整齐美观的粉丝产品。其加工方法是,将切成1~1.5米的粉丝悬挂在冷冻机中冷冻,解冻后得到固化粉丝,再在切割机上切成25~30厘米的小段,装入计量料斗中以便于后面的定量包装。让料斗从40~80℃的热水槽中通过,使粉丝复水稍稍变软,然后将装有粉丝的计量料斗放入干燥机内,干燥后取出粉丝用塑料袋包装。这时的粉丝直而不乱,烹调时取用十分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