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米切尔-伯恩斯实证方法由美国著名经济学专家米切尔(Mitchell, Wesley Clair, 1874—1948)和伯恩斯(Burns, Arthur Frank, 1904—1987)创立的对经济周期进行实证分析与实际测量的方法。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频繁发生的经济周期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稳定性,为了更好地把握(特别是超前预测)经济周期,对其进行实际测量的问题被提上了研究日程。1920年,一个具有非营利和无党派性质的私人研究机构——美国全国经济研究局成立。1920—1945年期间,米切尔任该研究局的第一任主席。伯恩斯于1957—1967年期间任该研究局主席,伯恩斯于1953—1956年期间出任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该研究局成立后不久,即开始编制从1854年起的美国经济周期年表。米切尔-伯恩斯实证方法的基本思路是: 把经济周期作为一个在各经济变量、各部门之间扩散和传播的过程,利用各种经济变量在经济波动中的时差关系建立相应的分析指标,由此判断周期的转折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米切尔和伯恩斯工作的基础上,该研究局的研究人员进一步发展了先行序列指标、同步序列指标和滞后序列指标,并提出了综合性的扩散指数等。20世纪70年代后期起,世界上许多国家利用这些国民经济监测指标建立了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系统,为各国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广大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