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米仓山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米仓山 米仓山在今陕西南郑县南,位于今川、陕两省交界处。西接摩天岭,东接大巴山。为汉江、嘉陵江分水岭。自南郑经此山为入蜀要道,路皆险峻,古称米仓道。古代用兵由陕入蜀,多出此道。 ☚ 苍溪 廉颇 ☛ 米仓山渠江上游巴河支流通江、南江、恩阳河与汉江上游冷水河、牧马河间分水山地,川北名山,川陕界山之一。位于旺苍—南江以北。受秦岭纬向褶皱带控制,呈东西走向。长105千米,宽50千米~60千米。西接摩天岭,东接大巴山。最高峰光雾山海拔2507.6米,谷地海拔400米~510米,相对高度1000米~1200米以上。出露元古界、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二叠系、三叠系的变质岩、火山岩和沉积岩及晋宁期岩浆杂岩。西段,碳酸盐岩和砾岩出露较广,山势雄伟,峰峦重叠,岩溶地貌发育。东段多由岩浆岩构成浑圆形山体。大地构造单元为米仓山台穹,属秦岭一昆仑构造带的南缘。开始隆起于震旦纪,并伴有大量超基性一酸性岩浆侵入。两侧因加里东、海西、印支运动影响,时有隆起,缺失部分古生代沉积。燕山运动形成东西向褶皱与冲断层等构造,岩层受强烈挤压,地层向南倒转,并向南逆冲。主要矿产有铁、铜、铅、锌、镍、银、钴、滑石、萤石、石墨等。 米仓山陕西汉中地区与四川省分界的近北东走向的中山山脉,西起嘉陵江,东接大巴山,海拔1200~2300米。主要山峰有苍耳山、石马山、红山、铁船山和巴山。主要分布古生界石灰岩、砂页岩及元古代花岗岩,有硫、磷、锰、石膏和煤等矿产。中药材和林特产以厚朴、天麻、杜仲、生漆、木耳较著名。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有猕猴、大鲵、小灵猫、豹、青羊等。本区石灰岩溶洞极发育,地下水量丰质优,形成20多处岩溶大泉和地下暗河,是山区得天独厚的供水和水力发电资源。 米仓山 米仓山位于四川、陕西2省之间。汉江与嘉陵江分水岭。东西走向,海拔1500~2000米。北坡平缓,南坡陡降,至四川盆地形成许多险峻隘谷。最高峰海拔2507.6米,与其东北的小光雾山(2331.7米)、西南的方雾山(2189.1米)、西面的光头山(2278米)等共同组成米仓山的主体。西段多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东段多花岗岩构成的浑圆形山体。山区河谷深切,峡谷陡崖常见。古米仓道经此,今襄渝铁路从东麓经过。 ☚ 剑门山 米仓山 ☛ 米仓山 米仓山位于甘肃省武都县城东北。山形似米尖,古称米尖山。为秦岭山脉向西延伸的支脉,白龙江与西汉水水系的分水岭。主峰海拔2000米,为武都通往天水、陕南、关中一带的必经要道。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南宋名将吴璘、吴玠曾在此筑米尖城,并建军仓广积粮,后遂改称今名。 ☚ 米仓山 华蓥山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