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隶考异》文字学书。清周靖撰。2卷。此书辨别篆隶异同。以隶字为纲,对于跟六书相合的注称“隶”,不合六书的注称“俗”,跟隶书相通而篆书不相假借的注称“别”。篆字列于隶字之下。分为257部,以隶书笔画多少为序,便于读者由隶查篆。所收篆文限于《说文》,不录钟鼎款识。作者的考辨上引六经,旁及子史,究其本末,析其是非,详尽允当。 篆隶考异二卷。清周靖(生卒年不详)撰。周靖字敉宁,吴县 (今属江苏)人,周顺昌 (万历进士,为魏忠贤迫害而死)的曾孙。此书旨在辨别篆书与隶书的同异,与张有《复古编》相类。所不同的是,张书以篆文为纲,附列隶字之正俗;此书则以隶字为纲,各列篆文于其下。于合六书者注曰隶,不合六书者注曰俗,于隶相通 (如“好丑”之“好”与“好恶”之“好”)而篆则不相假借者 (如 “好”、“𡚽”二字)注曰别。全书以隶字点画多少为次,按偏旁分为二百五十七部,较《复古编》以韵隶字的体例易于寻检。所考以《说文》为主,钟鼎款识一概不录,因为许慎以前,虽有周鼓秦碑,终究无成书可据。《四库提要》评论说:“大旨斟酌于古今之间,尽斥鄙俚杜撰之文,而亦不为怪僻难行之论。”此书没有刊本,收入《四库全书》经部小学类的是康熙十五年 (1676)长州文仓的手抄本。1935年上海商务印书馆 《四库全书珍本初集》据文渊阁本影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