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篁竹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木果類 > 竹部 > 竹品 > 篁竹
篁竹  huángzhú

亦稱“麻竹”。竹名。稈長大,壁堅厚,節隆起,幼時被白粉,可供建築之用。剖篾可編器具。葉大,可製斗笠、簑衣、船篷等。筍甘美可食。分佈於我國兩廣、福建及雲南、貴州、臺灣等地。晉·戴凱之《竹譜》:“篁任篙笛,體特堅圓。”書注曰:“篁竹堅而促節,體圓而質堅,皮白如霜粉,大者宜行船,細者爲笛。”元·李衎《竹譜詳録·竹品譜·全德品》:“篁竹,又名麻竹,出兩廣、兩江。枝葉一如𦭸竹,節長,可作細篾織笠,筍甘可食。僧贊寧謂篁竹生浙東,節稀,八月生筍,待來年正月成竹。稍弱時便斷取以火燎之,每重起之,爲條而柔韌,謂之竹麻。泉州以往,路旁多有之。每節可八九尺,堅捺之,青皮纔爆,内白肉便爲麻,即不見火,謂之麻竹。”

篁竹huáng zhú

〖名词〗
竹名。又名麻竹(1)。《送天台陈庭学序》:跨马行篁竹间。——骑马行走在篁竹林中。

篁竹

丛生的竹子。柳宗元《小石潭记》:“隔~闻水声,如鸣佩环。”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2:3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