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管理通货政策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管理通货政策说 管理通货政策说由国家金融机构公开操纵货币系统,实行货币管理,以维持币值、稳定物价的主张。管理通货政策是J·M·凯恩斯在其1923年出版的《货币改革论》一书中提出的政策思想。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又陷入了币值崩溃、物价高涨的困境中,而导致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则是纸币发行过多。在此形势下,许多经济学家又对金本位产生了幻想和迷恋,主张恢复金本位的呼声越来越高,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康南、R·G·霍曲莱和C·亚迪斯的观点。康南教授认为,稳定物价的首要条件是限制货币供给,而限制货币供给则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本位,他认为这个良好的本位就是金本位;康南还说纸币总是越发行越难以限制,唯有用兑现的办法才能节制它;他还指出,各国采用同一物价指数是不可能的,而各国完全恢复金本位却是十分容易的事情。霍曲莱也赞成恢复金本位制,但是他并不主张恢复战前的那种金本拉,而主张实行一种有管理的金本位制,即以物价指数来决定货币价值、用兑现现金来节制通货数量。亚迪斯则主张无条件地恢复战前的金本位制,针对这些陈腐的偏见,凯恩斯提出了他的管理通货政策思想。管理通货政策说的宗旨有两个:其一,战后几乎所有的金本位制都已经被管理通货所取代,管理通货本位在当时已取得了相当巩固的地位。管理通货是一种由国家统制发行,准许兑现,并在某种客观标准下保持一定价值的国家货币形态。管理货币有别于名目货币和商品货币等其他国家货币形态。从其具有较小价值或全无价值的纸币这一点上看,管理货币与名目货币相似;而从其价值与某种客观标准保持联系的这一点上讲,它又与商品货币相似。因此,管理货币实际上是名目货币与商品货币的混合物,其中哪种要素占的比重大,管理货币就趋近于哪种货币。从现代货币制度的发展态势来看,管理货币日渐失去其商品货币的要素而日益增大其管理要素。在管理通货已起着主宰作用的情况下,恢复金本位制实无必要,即使请回了金本位,它也只能作傀儡君主。而且从现实来看,恢复金本位制对英国毫无益处。因为当时黄金主要分布在美国,在这种情况下,恢复金本位制无异于把各国中央银行调节价格水平和信用周期的职能拱手让给了美国联邦储备系统。从而造成各国货币制度受制于美国的局面。其二,管理货币政策认为,在管理通货制度业已稳固建立的条件下,可以通过由国家金融机构操纵货币系统,稳定货币价值的办法来达到稳定物价的目标。对此,凯恩斯以其现金余额方程式作出了解释。他的方程式可表达为n=P(K+rk')。其中,n为现金总量;P为一个消费单位的价格;K为人们以现金形式持有的消费单位数量;k'为人们以银行存款形式持有的消费单位数量;r为银行现金准备率。凯恩斯认为,n和r是由制度决定,r取决于银行持有准备率的习惯、而K和K'虽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银行制度是否健全发达,但它同时又随经济周期而上下波动。K和K'的变动将给物价以决定性的影响,而价格变动又会引起生产水平的变动或商业循环波动。因此要稳定生产水平,熨平商业循环波动,就必须将K和K'稳定下来。凯恩斯认为,应通过国家金融机构来稳定K和K'。也就是说,当K'有增加倾向时,就降低利率,促使其增速减慢,同时,一旦利率降低,贷款容易,廉价的货币就会冲销K的增长,因为它引起了r的减小;相反,当K'有下降倾向,国家金融机构就可提高利率水平,如果利率政策不能奏效,国家金融机构尚可适当地调整和变动n及r,以便抵销K和K'的变动。总之,通过国家金融机构来调节利率,操纵货币数量就可使价格水平,进而使生产水平稳定下来。总之,凯恩斯认为,国家金融机构可以通过调节利率来影响投资和储蓄水平,从而稳定物价,消除商业循环波动。 ☚ 中性货币说 安定货币政策说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