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宁坐穿guǎn níng zuò chuān形容人安贫守静,淡然隐居。晋·皇甫谧《高士传》下:管宁“常坐一木榻上,积五十五年,未尝箕踞,榻上当膝皆穿。”李德裕《思山居·忆葛藤木禅床》:管宁穿亦坐,徐孺去常悬。 管宁坐穿管宁跪坐太久,以致坐穿了木榻。用作咏隐居高士的典故,也借以咏榻。也作“木榻穿”。汉灵帝末年,朱虚人管宁因为中原地区战乱连年,就和好友邴原一起,渡海投奔辽东太守公孙度,公孙度虚馆而待之。不久,中原地区稍稍安宁了一些,许多人纷纷南归,惟独管宁没回去。后来,华歆向朝廷推荐了管宁,管宁知道公孙度必定也会作乱,于是趁着征召的机会回到中原。朝廷任命他为太中大夫,他坚决推辞。后来朝廷又多次征召赏赐,他也没去,坚定地走上归隐之路。他常常跪坐在一个木榻上,前后有五十五年,榻上和膝盖相触的位置都坐穿了,当时号称为贤者。(见晋·皇甫谧《高士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