侥侥令
施惠 《拜月亭》

其二 柯丹邱 《荆钗记》

全曲五句:5
△,5
△。7
▲,5
△,3
△。第三句须作拗句;《琵琶记·高堂称寿》第二支用成句“两山排闼送青来”,故平仄不合。末二句有合为七字一句者,如《龙膏记 ·宠赐》“万岁千秋庆未央”,“万岁千秋乐未央”。《南词简谱》取《琵琶记·高堂称寿》第一支“父母共夫妻相劝酬”为词式,而以“共”字为衬字以就七字句立说,实未安也。〔侥侥令〕连用二支或一支,居〔锦堂月〕套之末。另一用法,则为参加〔双调·新水令、步步娇〕南北合套之南套。《玉簪记 ·追别》、《清忠谱·就逮》单用一支,实为集曲〔侥侥拨棹〕。其他如《荆钗记·时祀》、《玉簪记·闹会》、《昙花记 ·云游遇师》、《水浒记 ·纵骑》、《琴心记 ·文君信诳》、《青衫记·坐湿青衫》、《节侠记·追获》、《蕉帕记·打围》、《锦笺记·昼锦》、《春芜记·诉怨》等南北合套所题〔侥侥令〕,实皆为〔侥侥拨棹〕集曲之误题。一名〔彩旗儿〕。以〔侥侥令〕为主的集曲,除〔侥侥拨棹〕外,尚有〔二犯侥侥令〕、〔侥侥鲍老〕,见《南词简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