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管子集校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管子集校

 《管子》校释本。分八十六篇,亡十篇。今人郭沫若、许维遹、闻一多等撰。成书于一九五四年。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常用名郭鼎堂,笔名沫若,生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卒于一九七八年。四川乐山县沙湾镇人。文学家、历史学家、政治家。许维遹,生年不详,卒于一九五一年。籍贯不详。曾为清华大学教授。闻一多,名亦多,字友三,号友山,笔名一多。生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卒于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湖北浠水下巴镇陈家大岭人。文学家、诗人、古文字家。《管子集校》一书为许维遹着手纂集,原名《管子校释》,分十九册,约四十万字。其中有三分之一经过闻一多参校。另有部分曾经孙毓棠参校。郭沫若在诸人校勘基础上复加用功,成今之定本,共一百三十余万字。
 郭氏在《管子集校》前有《叙录》一文,评述了今存各种版本和前人注释,也交待了《集校》一书的撰写过程。他认为,今人校勘《管子》,当以宋杨忱本、刘绩《补注》本、朱东光《中都四子》本、十行无注古本、《管韩合刻》本为底本。郭氏在校勘中,即采此五本为主要版本,此外又采有十余种宋明版本作参校,郭氏在书中对这些版本都有罗列说明。他还引用其它有关《管子》的校释书目四十余本,在《校释》前皆有著录。郭氏定本,未抄录《管子》全文,只抄录许、闻等人所校释文句和以前众家所校及郭氏自校文句。除自校文句外,郭氏一概抄录校定文句,句中注明校订处原作何文何字。每句而下,即罗列诸家之说,或重新校订。从全书来看,郭、许、闻诸家采撷面极广,取有孙星衍、王念孙、王引之、洪颐煊、丁士涵、陈奂、俞樾、张文虎、戴望、孙诒让、张佩伦、陶鸿庆、刘师培、章炳麟等人的校释成果,以及日本学者豬饲彦博、安井衡等人的看法。引述而外,三氏于诸家之说多有评骘增损,也时有己说可见,皆以案语出之。
 《管子集校》一书成书既晚,参用版本又较多,能博采众家之说,广泛吸收千余年来校释《管子》的主要成果,又集郭、许、闻等人精研《管子》的很多发现,是至今为止对《管子》一书的最佳校释,为后人研究《管子》思想和进一步校勘《管子》提供了重要参考。但是,此《集校》非全文,自《问乘马》至《轻重庚》共十七篇无校勘。
 《管子集校》初版于一九五六年,北京科学出版社印行。初版问世后,郭氏作了若干文字订正。一九八四年人民出版社根据作者校改本印行《郭沫若全集·历史编》本。

《管子集校》

训诂书。 郭沫若、 闻一多、 许维遹著。 初为许维遹 《管子校释》草稿。《管子校释》以清代戴望 《管子校正》为基础, 主要罗列戴望以后诸家校释,间以己见,评判增减。闻一多审订部分书稿,增补是正之处亦多。 郭沫若广泛收集各种善本并征调各地未刊稿本, 重新校勘, 核对原文, 纠正错误, 统一标点, 并广事征补古注和近代学者的研究成果, 数倍扩充原书, 改定今名。 书前有 《管子集校》 所据宋明版本与 《管子集校》 引用校释书目提要。 书后附录《刘绩 〈管子补注〉 本中所见辽宋金讳考》。 科学出版社1956年3月初版。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2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