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算法统宗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算法统宗

 乃今隶首远矣,保氏之职废,精其理者,代不数人。程汝思氏怅然有恫于表,爱辑《算法统宗》十四卷。汝思少游吴、楚,历大泽名山,老憩丘园,举平生师友之所讲求,咨询之所独得者,提钢挈领,缕析支分,著是编而迪来学。
 

《算法统宗》明·吴继绶序


 【评】明程大位撰《算法统宗》十七卷,是一部以珠算为计算工具的应用数学书,其流通之广泛、久长是中国数学史上罕有的。

古籍名著《算法统宗》的年代、作者和内容精讲 - 可可诗词网

算法统宗

 《算法统宗》原名《直指算法统宗》,是明清间影响较大的一部以珠算盘为计算工具的数学著作。万历 二十年(1592)程大位著,并由作者在屯溪的宾渠旅舍刊行。
 程大位(1533—1606),字汝思,号宾渠,明徽州府休宁县(今黄山市屯溪区)人。自幼聪敏,博览群书,善书法,尤长于算学,所谓“书擅八分,算穷九九”。20岁以后,在长江中下游一带经商,历时20余年,同时留心数学,研究珠算术,收集有关应用题。遇有算书,便以重金收购,收罗了很多古今算书。约40岁,弃商返故里,“参会诸家之说,附以 一得之愚”,纂集成编,60岁时,完成本书,万历 二十六年(1598)又对此书“删其繁芜,揭其要领”,约束为《算法纂要》四卷,刊刻之。
 明代虽然数学落后,但珠算术却得到普及、发展。本书的珠算术甚适合于当时商业发展的需要,又有徽商带至全国,一时风行海内,流入朝鲜、日本。各地翻刻者甚多。康熙五十五年(1716)其曾孙程光绅重刻本书时说“当时风行海内,坊间刻本,无虑数十”、“海内握算持筹之士,莫不家藏 一编,若业制举者之于四子书、五经义,翕然奉以为宗”。此书流传之广泛久长,在中国数学史上是罕见的,清代末年各地书坊出版之珠算术书,皆是其翻刻本或改编本,为珠算术的普及、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梅瑴成将其修订,以《增删算法统宗》为名行世。
 本书17卷,595个应用题,大都摘自传本数学书籍,而以珠算术求解。卷1、2为数学术语之解释,大数、小数之进法,度量衡单位,珠算口诀及其在珠算盘中的用法举例。卷3—12为应用问题解法汇编。各卷依次仍以《九章算术》章名为标题,只是将粟米改为粟布。卷3方田章记载了他创制的测量田地的竹制“丈量步车”,类似于今之皮尺。卷6、7中记载了开平方、开立方的珠算术。大约同时成书的朱载堉的《算学新说》亦载此法,可知已为当时流行的方法。卷13—16为难题汇编,采用诗词形式意义隐晦,其难在此。卷17为杂法,为不能归于前几卷的各种算法。本书的珠算术以定位、留头乘法、归除为重点,编写上注重基本算法,精讲多练,因而易学易懂。
 本书最后附录“算经源流”,著录他所见闻的宋元丰(1078-1085)、绍兴(1131-1162)、淳熙(1174-1189)以来刻本数学书籍51种,是为中国数学史的极珍贵资料,可惜除十几种尚有传本外,余皆失传。
算法统宗

算法统宗

应用数学著作。又名《直指算法统宗》、《新编直指算法统宗》。十七卷。明程大位撰。程大位(1533—?),字汝思,号宾渠。安徽休宁人。少年时知识广博,对文字学和数学有一定的兴趣,二十岁后经商,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收集了许多数学书,万历二十年(1592)根据各家之说并加上自己的见解写出了《算法统宗》一书。万历二十六年(1598)又对其删节,编成《算法纂要》四卷。两书先后在安徽屯溪刊行。
《算法统宗》卷一、卷二是数学名词与词汇的解释、度量衡单位、珠算口诀、珠算法说明等基础知识。卷三至卷十二是应用问题的汇编。各卷基本上以《九章算术》的章名为标题,汇集了相应类型的问题和解答。卷十三到卷十六是难题汇编。卷十七是“杂法”,包含了一些不能归入以上各卷的各种数学问题。最后附录“算经源流”一篇,收集了北宋元丰七年(1084)以来数学著作书目共五十一种,其中只有十五种现有传本,它是了解宋、元、明三个朝代数学著作的刊印情况的珍贵资料。全书共收有五百九十五个数学问题,但其中大部分是从其它数学著作中摘录的,所谓的难题解法也不复杂,只是其表达方式比较隐晦而已。
《算法统宗》是谈及珠算法的数学书。解题时的计算工作均在珠算盘内进行。在卷六、卷七中还首先运用了开平方、开立方的珠算方法,其步骤大体上与筹算中的相同。民间使用的归除口诀也是最早见于该书。卷三“方田”中还叙述了作者用来丈量田地的工具——丈量步车,用竹篾制作,类似于现代广泛使用的卷尺。《算法统宗》杂采诸家,删繁就简,并加以必要的注解,吸收了历代数学著作的精华,特别是保存了某些失传的古代数学著作中的有关内容。它是一本相当完备的应用数学著作,使复杂深奥的数学问题得以通俗化,并推广到运用珠算法计算,这对普及数学常识、解决在生产实践和商品流通中的数学问题起了积极的作用。尽管著作中也有一些错误的见解,如将数的本原与《河图》、《洛书》联系起来,使其带有神秘主义的色彩,另外在具体的叙述中也有一些错误。它的实用性使其得到广泛的流传,并传到日本等国家。清末的一些珠算书大都是其翻刻本和改编本。十七世纪初李之藻与西方传教士利玛窦共同编译《同文算指》时也从此书中摘录了相当数量的应用问题,以补充西洋算法之未及。其流传之广泛和长久是中国数学史上罕见的。清梅瑴成因其叙述不够精炼,有些内容又与算学无关,对其进行了增删,审订为十一卷,以《增删算法统宗》的书名刊行。
最早的版本为明万历壬辰年(1592)和癸已(1593)年的刊本。康熙五十五年(1716)程大位的族孙程世绥重新刻印,即康熙丙申重刻本。其后有光绪三年江南制造局刊本、光绪九年扫叶山房刊本、光绪十年京都文兴堂刊本、光绪二十四年江苏书局刊本、测海山房《中西算学丛刻》本等。梅瑴成的增删本则有同治三年文成堂本等。《古今图书集成·历法典》中也全文辑录了本著作。

☚ 四元玉鉴   崇祯历书 ☛

算法统宗

又名“直指算法统宗” 十七卷。明程大位 (1533—?)撰。程大位字汝思,号宾渠,安徽休宁人。少时善算学,对文字学和数学感兴趣。壮年游吴楚经商二十余年,遇有算数书籍,辄厚值购读,收罗了许多古代与当代的数学书,专心研习,至忘寝食。明万历壬辰 (1592) 年届六旬退居新安 (即休宁所在之郡),举毕生习得诸家算学之所长,附以自己研究之所得,提纲挈要,缕析支分,撰《算法统宗》十七卷。这是一部用珠算盘为计算工具的应用数学书,共有五百九十五个应用问题,绝大部分是从传本数学书中摘录的;六年之后,程大位又对《算法统宗》删其繁芜,揭其要领约束为四卷 《算法纂要》刊行于世。《算法统宗》首篇阐述数之本原:“揭河图洛书,见数有本原”,颇有数字神秘主义思想。卷一卷二主要有数学名词与各种数学词汇的解释,大数、小数记法,度量衡单位,其中重要的还有珠算口诀,并以实例说明口诀在珠算盘上的使用方法。珠算口诀得自筹算法则及口诀,加、减法称为 “上”、“退”法,如上法诀 “一上一”,“一下五除四”、“一退九进一十”等; 退法诀有 “一退一”,“一退十还九”,“一上四退五”等。乘法口诀即筹算的九九口诀,除法为九归口诀。在卷一中程大位指出了两者区别在于: “九九合数”应 “呼小数在上,大数在下”; “九归歌”应 “呼大数在上,小数在 下”。为解决多位数除法定位,元丁巨 《丁巨算法》(1355)给出了“撞归”,元贾亨发展提出 “起一法”。程大位记录的撞归起一口诀是“一归:见一无除作九一,起一下还一”。“二归:见二无除作九二,起一下还二”。…… 卷三到卷十二为应用问题解法汇编,各以《九章》的章名作标题,改粟米为 “粟布”,改盈不足为 “盈朒”。在卷三 “方田”中有一 “丈量步车”,并绘有图形,那是一种程大位自己创造的测量工具,以竹蔑制造,类似现在的卷尺。卷六、七中程大位首先提出了“蝉联算法”即珠算开平方、开立方法,其步骤与筹算术相同,只改原来的上、下陈列为左、右并列,便可依术演算。在卷六已知球积求径,仍沿袭《九章》开立圆术的错误公式。书中还载有开方作法本原之图,仅及五乘,并无算例。在讨论 “方程” (即一次方程组)算法时,头绪纷繁,没有一贯的解法。卷十三到卷十六为“难题”汇编,这些题目以诗歌形式表达,含义较隐晦,但解法极简单。卷十七“杂法”为前面未论及的各种算法,值得提及的是书中还记载了一些外来的笔算方法,如 “铺地锦”乘法、“一笔锦”算法等。其编写体例和内容颇受吴敬《九章算法比类大全》(1450)的影响。全书最后附录 “算经源流”著录了1084年以来的数学书籍五十一种,至今只剩十五种了。《算法统宗》流传广泛,明清两代多次翻刻,风行宇内,梅珏成加以改编得 《增删算法统宗》(1760),李之藻 《同文算指》也摘录了很多 《算法统宗》的应用问题。该书流传到国外,对日本和算产生影响: “吉田光由的 《尘劫记》是基于 《算法统宗》而来的著作”。(三上义夫)《算法统宗》主要版本有1716年程大位族孙程世绥翻刻本; 1726年 《古今图书集成》本。明刻本国内尚存五部:北京图书馆藏四部,安徽图书馆藏一部; 原刊本现存当代中算史家严敦杰处。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5: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