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头箍。明清妇女戴的头饰,类似包头、额帕。除以帛饰金(如销金箍等)外,《金瓶梅》中最常见的要数珠子箍儿,即一种以珠子镶嵌于抹额勒子上的头箍。戴时套于额上方,头上再饰其他花翠或戴䯼髻。如书中薛嫂儿向西门庆说娶孟玉楼时,说她箱子里珠子箍儿之类多得“不消说”(第七回)。其他人物,诸如吴月娘、李桂姐等,家常打扮亦多有“勒着珠子箍儿”的描写。这种妆扮在明代上层妇女中很普遍,如明臣严嵩籍没时,就从他家抄出过不少金镶珠宝头箍,玉花头箍等物。参见“包头”
〈名〉戴在头上束发的环状饰物。额前部分常镶缀珠宝等。有的地方叫“勒子”。 《金》三六: 那书童席前穿着翠袖红裙,勒着销金~,高擎玉斝,捧上酒去。 《醒》七一: [童奶奶]金线五梁冠子,青遍地锦~,雇上了个驴,骑到陈公外宅。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