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筒裙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筒裙 筒裙tǒngqún裙身上部与下部肥瘦略同,呈筒状的裙子。也叫“直筒裙”。 ☚ 筒裤 筒子楼 ☛ 筒裙 筒裙短裙的一种。由于它是直身式造型,因此它十分合体,能充分显露出女性身体的曲线美。这种裙子除去两旁的侧缝线外,没有多余的装饰缝和褶裥,造型简捷明快,朴素自然。为了便于行动,裙长一般多在膝部以上。其面料多为棉麻、女士呢、化纤等织物,色彩有单色或花格等多种样式,它最适宜与质地柔软的衬衫和高跟皮鞋组合穿用。由于这种裙子的最大特点是展示女性腰臀部位的优美曲线,因此穿着起来俏丽婀娜,楚楚动人。穿这种裙子,要求体形修长、匀称。适于在饭店、办公室等场合穿用。 ☚ 旗袍裙 绕膝裙 ☛ 筒裙筒裙,是黎族人民艺术才能和勤劳智慧的体现,在深山黎寨,到处可以看见黎族妇女穿上这种艳服,特别在喜庆佳节更是如此。黎族人民的编织技术,源远流长。早在我国战国时代,黎族的祖先就懂得利用木棉织出非常精美的布单。从公元一世纪的汉武帝末年开始,黎族织出来的广幅布就成为封建统治者的征调物品。到了宋朝,黎族编织出来的筒裙,已驰名国内,南宋末年,我国纺织革新家黄道婆,就曾在天涯海角的崖州 (今三亚市),学习过黎族的纺织技术。在过去刀耕火种,男猎女织的岁月,黎族男子以获猎多少来论英雄好汉,而黎族妇女则是以织绣的优劣来比较聪明才干的。但是由于当时的经济、文化、技术的落后,黎族的编织工具十分简单,她们采集当地的木棉花絮,经手工拧成纱后,编织的工具仅靠几根精制的木棍、竹片。因此,编织一件精美的筒裙,一般要花费2个月的时间。黎族妇女一般都会编织筒裙,他们勾勒出来的图案,丰富多彩,有星水云月、稻草花木、百鸟争鸣、蝶舞蜂飞、鹿马奔腾、蛟龙戏水,既有春光灿烂的田园景象,也有持有带箭的保卫乡土的男士,真是形形式式,栩栩如生。尽管如今时代不同了,黎族姑娘今天已换上千姿百态的时装,但是她们仍然非常喜爱这种颇具民族特色的筒裙,因为她是黎族妇女聪明才智的结晶。 筒裙裙子的一种,即呈筒状的裙子。广泛流行于朝鲜、傣、佤、拉祜、景颇、布朗、阿昌、怒、德昂、基诺、毛南、黎等民族之中。一般又可分成两种,一种是未缝合的裙幅,穿时围裹在下身,接口居于一侧,上口处掖好或系结好即可。佤族、景颇族、基诺族、阿昌族、布朗族的裙子就属这一种;另一种是缝好的筒裙,穿上后腰部系好即成。黎、毛南等民族的裙子就属于这一类。朝鲜、傣等民族两种都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