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俄罗斯联邦推行教育支票制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俄罗斯联邦推行教育支票制 苏联解体后,教育经费问题是俄罗斯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原苏联教育管理体系采取中央集权制,教育经费主要由国家财政拨款。一般来讲,国家预算拨款占学校经费总额的98%。80年代前期,苏联教育经费年均占国家财政预算的15%左右。90年代初,俄罗斯年教育经费大大下降,只占财政预算的7.4%~7.6%。加之俄罗斯通货膨胀,使教育经费的实际缺口更大。1992年7月《教育法》规定,采取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新办法。主要是四个渠道: 教育支票制使学生获得了更多的选择教育的机会。学生的流动性加强,使希冀到私立学校读书的学生在经济上有一定保障。由于教育支票使用年限与义务教育年限相同,因此,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是一个促进。对留级生来说,每重读一年,其教育经费由学生个人承担。这样,可避免教育浪费。 教育支票制体现了国家对每一位公民进行教育的责任与义务,也体现了公民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学前儿童如果在家庭接受教育,将支票交给所在地教育管理部门,可得到一定的经费补偿。在义务教育阶段,青少年如果以旁听生、自学者身份通过考试,也可从教育管理机构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 教育支票制的设想后来在俄罗斯联邦公布的《教育领域非国有化非垄断化(草案)》中已有所体现。在“草案”的第4款中以“教育机构经费人均化制度(教育支票制)”为题,简单阐述了教育支票制使用的目的。条文具体指出:“为了教育体系的非垄断化,提高教育机构吸引入学者的兴趣,加强教学质量,为公民在俄罗斯联邦范畴内提供选择学校的权利,制定以教育支票为手段的国家教育经费的人均化。” 教育支票制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同,但是这一体制能否实现,许多人还持怀疑态度。兑现教育支票需要大量教育经费,在俄罗斯经济状况不景气的条件下,兑现教育支票难以保证。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