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第四野战军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第四野战军 第四野战军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主力之一,是以进军东北的八路军、新四军和东北抗日联军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日本投降后,中共中央于1945年9月19日提出“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方针。大批中共领导率2万名干部进入东北,成立东北局。接着,山东军区约5万八路军和3万余新四军,加上其他解放区抽调的部队共10万人,挺进东北。同年10月31日,成立东北人们自治军。1946年1月,改为东北民主联军,林彪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948年1月,东北民主联军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8月整编为东北野战军。1949年春,东北野战军改编为第四野战军,林彪任司令员、罗荣桓任政治委员,下辖第十二、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4个兵团和1个特种兵司令部(辖炮兵、装甲兵、工兵部队)及1个铁道兵纵队。 1946年10月至1947年4月,东北民主联军先后进行了新开岭、三下江南和四保临江的战役。1947年5月后,连续取得夏季攻势、秋季攻势和冬季攻势的胜利,围困东北地区的国民党军于长春、沈阳和锦州3个地区,获得了东北战场的主动权。1948年9月~11月,取得了辽沈战役的巨大胜利,解放了东北全境。随后,主力进入关内,同华北野战军一起,于1948年12月至1949年1月取得了平津战役的巨大胜利,解放了北平(今北京)、天津等城市。1949年5月,第四野战军从武汉以东团风到武穴间强渡长江,解放了武汉。同年6月,在第二野战军一部配合下,进行了衡宝、广东、广西等战役,到12月底,全部解放中南大陆;另以一部配合第二野战军胜利地进行了西南战役。1950年4月30日,攻克榆林港,5月1日解放海南岛。解放战争时期,第四野战军共歼灭国民党军队180余万人。在战斗中,第四野战军牺牲6万多人,其中团以上干部178人,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第四野战军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主力之一。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军区所属第一、第二、第三、第五、第六、第七师,新四军第三师四个旅以及陕甘宁、冀东等解放区抽调的部队和地方干部共十一万人,遵照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向北发展”的战略部署,挺进东北,于11月4日组成东北人民自治军。总司令林彪,第一政治委员彭真,第二政治委员罗荣桓。1946年1月与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整编为东北民主联军,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发动群众,肃清土匪,实行减租减息和土地革命,建立和巩固了东北根据地;并先后取得四平保卫战,新开岭、临江战役及夏季、秋季、冬季攻势的胜利,发展和壮大了部队。1948年1月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联军总部改为东北军区兼东北野战军领导机关。林彪任军区、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军区下辖辽东,冀察热辽、吉林、松江、合江、牡丹江,龙江、吉辽、嫩江等军区,共三十一万余人。野战军下辖九个纵队,四十二万余人。同年8月东北野战军组成单独的领导机关,林彪任司令员,罗荣桓任政治委员。另以高岗任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9月至11月进行辽沈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11月下旬主力秘密入(山海)关,会同华北军区主力发起平津战役,解放了北平(今北京)、天津等地。1949年3月进行整编,改称第四野战军,辖第十二、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兵团,共十二个军,一个特种兵司令部和两广纵队。同年5月与中原军区合组成华中军区,以第十二兵团参加渡江战役,攻克武汉三镇。9月以后,主力与第二野战军一部向中南地区进军,先后解放湘、鄂、赣、粤、桂五省。另以一部配合第二野战军进行大西南战役。1950年3月渡海作战,4月解放海南岛。5月根据中央军委决定,并入中南军区,撤销野战军和兵团番号。 第四野战军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主力部队之一。原为抗日战争转入大反攻后进军东北的八路军、新四军主力一部及东北抗日联军。1945年10月,组成东北人民自治军。至1948年8月,先后改名为东北民主联军、东北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1949年3月11日,改称第四野战军,林彪任司令员,罗荣桓任政治委员,辖第12、第13、第14、第15等4个兵团和1个特种兵司令部。1946年10月至1947年4月,先后进行了新开岭、四保临江和三次渡过松花江等作战。1947年5月至1948年3月,先后发动了夏季、秋季、冬季攻势,迫使国民党军队蜷缩于长春、沈阳、锦州等少数孤立据点内。9~11月,东北野战军取得了辽沈战役的胜利,解放了东北全境。随即入关同华北野战军密切协同,于11月底至1949年1月,解放了北平、天津、张家口等城市。4月,第四野战军配合第二、第三野战军发起渡江战役,5月中旬,解放武汉。6月以后,在第二野战军一部配合下,进行了宜沙、湘赣、赣西南、衡宝、广东、广西等战役;另以一部配合第二野战军向西南进军。1950年3~5月,在琼崖纵队配合下,实施渡海作战,解放了海南岛。解放战争时期,第四野战军共歼灭国民党军队180余万人,部队由11万余人发展到153万余人(不包括1948年底入关时留在东北的34万余人),牺牲指战员6万余名,其中包括炮兵司令员朱瑞等178名团以上干部。 第四野战军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的主力之一。原为东北民主联军,1948年1月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8月整编为东北野战军,1949年3月整编为第四野战军,林彪任司令员,罗荣桓任第一政治委员。 第四野战军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主力部队之一。原为抗日战争转入大反攻后进军东北的八路军、新四军主力一部及东北抗日联军。1945年10月,组成东北人民自治军。至1948年8月,先后改名为东北民主联军、东北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1949年3、4月间,改称第四野战军,林彪任司令员,罗荣桓任政委,辖第12、第13、第14、第15等4个兵团和1个特种兵司令部。1946年10月至1947年4月,先后进行了新开岭、四保临江和三次渡过松花江等作战。1947年5月至1948年3月,先后发动了夏季、秋季、冬季攻势,迫使国民党军队蜷缩于长春、沈阳、锦州等少数孤立据点内。9~11月,东北野战军取得了辽沈战役的胜利,解放了东北全境。随即入关同华东野战军密切协同,于11月底至1949年1月,解放了北平、天津、张家口等城市。4月,第四野战军配合第二、第三野战军发起渡江战役,5月中旬,解放武汉。6月以后,在第二野战军一部配合下,进行了宜沙、湘赣、赣西南、衡宝、广东、广西等战役:另以一部配合第二野战军向西南进军。1950年3~5月,在琼崖纵队配合下,实施渡海作战,解放了海南岛。解放战争时期,第四野战军共歼灭国民党军队180余万人,部队由11余万人发展到150余万人。 第四野战军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主力之一。原为东北民主联军,由进军东北的八路军、新四军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人民抗日武装于1945年组成。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向解放区发动进攻,东北民主联军为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发动群众,分配土地,剿灭土匪,建立各级民主政权和人民武装;同时抗击国民党军的进攻。1946年10月至1947年4月,先后进行了新开岭、三下江南和四保临江的战役。1947年5月后,连续取得夏季攻势、秋季攻势和冬季攻势的胜利,围困东北地区的国民党军于长春、沈阳和锦州三个地区,获得了东北战场的主动权。1948年1月改称东北解放军,8月整编为东北野战军。1948年9月至11月,取得辽沈战役的巨大胜利,解放了东北全境。随后主力入山海关同华北野战军一起, 于1948年12月至1949年1月,取得了平津战役的巨大胜利,解放了北平(今北京)、天津等城市。1949年3月,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关于全军进行整编的命令,整编为第四野战军,辖第十二、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等四个兵团和一个特种兵司令部(辖炮兵、装甲兵、工兵部队)及铁道兵纵队,由林彪、罗荣桓、邓子恢等领导。同年5月,第四野战军从武汉以东团风到武穴间强渡长江,解放了武汉。随后在第二野战军一部配合下,进行了衡宝、广东、广西等战役,到12月底全部解放中南大陆;另以一部配合第二野战军胜利地进行了西南战役。1950年4月17日进行海南岛战役,4月30日攻克榆林港,海南岛全部解放。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