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第四病室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第四病室 第四病室中篇小说。巴金著。上海晨光出版公司1946年11月出版。作品以日记体的形式描写“我”在国统区后方一个医院里的所见所闻。这所医院里充满着阴沉、冷酷的景象,许多医生、护士对病人缺乏同情心和责任感,他们懒散、麻木、毫无人道主义的感情,甚至粗暴地虐待穷困的病人。小说还描写病员之间、病员亲属之间的种种不幸和自私、阴冷心理。小说通过多种生活片断的描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国民党统治区的罪恶腐败的景象。但作者还是描写了一个努力向上,对病人亲切相待的杨大夫的形象。她使阴暗的病房里透露出—丝光明。作品对贫苦的弱者寄予深厚的同情,对黑暗的现实给以真切的揭露,细节描写和人物心理写得相当生动逼真,但结构比较松散,人物众多而不够突出。 ☚ 鼓书艺人 纸醉金迷 ☛ 第四病室 第四病室中篇小说。巴金著。1946年1月上海良友复兴图书印刷公司初版。1946年11月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初版,1948年2月重排3版。 ☚ 惶惑 大学皇后 ☛ 第四病室 第四病室中篇小说。巴金著。“小引”及一、二章初载于1946年1月《文艺复兴》第1卷第1期。全书同年11月由晨光出版公司初版。作品根据作者的亲身经历,以一个年青病人的日记的形式写出。它通过在这个挤满了二十几个病人的病室中十多天生活的记述,描写了病室的混乱、嘈杂和病人的痛苦、不幸。表现了在金钱主宰下人与人之间的自私和冷漠,以及那些缴不起费、买不上贵重药品的病人的痛苦呼号和悲惨结局。同时,又表现出即使在这种充满黑暗、苦痛和悲伤的地方,也有人在努力减轻别人的痛苦,使人认识到“人的心并不全是这样窄小”。作品塑造了一个热情、善良的大夫杨木华的形象。她虽然认识到自己“敌不过钱”,为没有钱的人无法得到她的好处而苦恼,但还是尽力而为,设法解除病人的痛苦,鼓起他们生活的信心,并鼓励他们“多读书,多认识人,多了解人”, “变得善良些,纯洁些,或者对别人有用些。”这个形象寄寓了作者的理想。作者把这个病室看作“当时中国社会的缩影”(《内容提要》)。作品不仅表现了作者对国统区黑暗现实的不满,而且表现了他对人生意义的探求。小说以现实主义的笔法,通过许多平凡、琐细的事件来表现人物的真实感受,显得朴实可信。 ☚ 吕梁英雄传 李家庄的变迁 ☛ 《第四病室》《第四病室》
巴金(1904~)著。中篇小说。1946年良友复兴图书公司初版。小说取材于1944年5、6月间作者住进贵阳中央医院三等病房的所见所闻。作者虚构了陆怀民这个人物,让他躺在作者住过的五号病床上,用作家的眼光去观察和感受病房中的人与事。这个病房是一个阴森、臊臭、痛苦、势利,充斥着生的呻吟和死的悲哀的世界。在这里,金钱的权威高于生命,医院成了商场;在这里,人心之间存在着严重的隔膜。小说写道:“我觉得我好像在地狱里面,我尽看见挖目拔舌的事情”。作者用四散的光束透过诸多人物的心性,投影到社会的墙壁上,使人看到更为光怪陆离,复杂多样的社会现象。作者说:“既然有人从一滴水中看出一个世界,为什么不能在一个病室里看到当时半壁江山的中国社会呢?”(巴金《谈〈第四病室〉》)作者所描述的病室正是国统区腐朽、黑暗的缩影。作品以芜杂的场面逼近生活,给人一种无法逃避的真实感。它的社会批判色彩极浓,有若契诃夫的《第六病室》,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作品采用散点透视的方法,人物来去随便,笔墨散漫琐碎,无拘无束,代表作者的另一种风格,但其艺术魅力远逊于作者同样探索人性的作品《憩园》。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