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第二次大沽之战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第二次大沽之战清咸丰九年(1859)五月二十五日清军在大沽口抗击英法联军的作战。此战,毁沉敌舰船4艘,伤6艘,毙伤英、法军近500人;清军仅史荣椿、龙汝元等30余人战死。 第二次大沽之战清代清军在大沽口抗击英法联军的作战。清咸丰九年(1859年)五月,英、法公使借口进京换约,率联军舰队舰船21艘,驶抵大沽口外,决心以武力打开海口大门,沿白河,进逼北京。二十五日晨,英舰队司令贺布指挥联军舰艇13艘驶进海口,强行拆除海口障碍物,炮击两岸炮台。守军已有准备,待敌舰接近,直隶提督史荣椿、大沽协副将龙汝元指挥两岸炮台集中炮火还击,敌旗舰被毁,指挥失灵,其余舰船或沉、或伤、或搁浅。后联军陆战队千余人在美国舰船的支援下,从海口南岸强行登陆。两岸炮台守军密切配合,奋力击敌,僧格林沁及时调派火器营等部增援,予敌以重大打击。联军死伤惨重,不能前进,少数进至炮台下,亦无法越过壕沟,不得不逃回舰船南撤。此战,毁沉敌舰船4艘,伤6艘,毙伤英、法军近500人;清军仅史荣椿、龙汝元等30余人战死,为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反侵略作战最大的一次胜利。 第二次大沽之战英法联军以入京“换约”为名,于清咸丰九年(1859)五月十七日,由英舰队司令贺布率军舰20余艘,2000余人到大沽口外蓄意寻衅。英公使普鲁斯、法公使布尔布隆亦在大沽。直隶总督恒福照会各国公使由北塘登陆赴京,侵略者拒绝。二十五日,英法舰队轰击大沽炮台。清军提督史荣椿率炮台守军奋勇还击,击沉敌舰4艘、伤6艘,毙伤敌军478人。贺布受重伤。英舰悬白旗在美舰援助下逃走,美军司令达底拿助英指挥的坐船被打破。直隶提督史荣椿、大沽协副将龙汝元等36人英勇牺牲。此次战役是鸦片战争以来清军抗击侵略军的首次大捷,也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唯一的胜仗。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