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第二次国共合作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第二次国共合作

 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华北,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原则,呼吁国民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再度合作。1936年12月在西安事变中,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平解决的方针,迫使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1937年7月7日,日寇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5日,中共中央将《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递交国民党中央,提出三项政治主张,作为国共合作的总纲领和全国人民奋斗的目标。9月22日,国民党公开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次日,蒋介石发表了实际上承认中国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实现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指挥八路军和新四军挺进华北、华中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开辟敌后战场,并积极配合国民党军队正面战场的作战。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后,国民党亲日派汪精卫投敌,充当汉奸。蒋介石推行与共产党边合作、边摩擦的政策,从1939年12月至1943年9月,先后发动三次反共高潮。同时,也组织了一系列抵抗日军进攻的作战。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三大政治口号;在反摩擦斗争中实行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粉碎了国民党顽固派掀起的反共高潮,领导全国人民发展和壮大抗日力量,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在准备发动内战的同时,邀请毛泽东等赴重庆谈判。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国共双方签署了《双十协定》,并达成了停战协定,召开了有民主党派和爱国人士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6月底,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国共第二次合作结束。

第二次国共合作

1937年2月10日中国共产党致电国民党三中全会,提出团结抗日的五项要求和四项保证。6月上旬周恩来在庐山与蒋介石谈判。7月13日(或14日),周恩来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交蒋介石。17日周恩来再次上庐山与蒋介石谈判。8月4日周恩来到南京继续与国民党谈判。9月中旬谈判达成协议。9月22日国民党通过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团结御侮的必要和共产党的合法地位。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第二次国共合作破裂。

第二次国共合作

第二次国共合作Dierci guo gong hezuo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建立的合作关系。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日本帝国主义的进攻改变了中国国内的阶级关系,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呼吁全国各阶层、各党派、各军队团结起来,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同年12月,中共中央在瓦窑堡举行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正式确定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主张下得到和平解决,迫使国民党政府停止了内战。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将《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送交国民党政府。9月22日和23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我党宣言,蒋介石发表了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和两党合作的谈话,宣告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实现,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坚持独立自主原则,放手发动群众,开展敌后游击战争,扩大抗日人民武装和抗日游击队。在统一战线中各阶级的相互关系上,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方针,执行了“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方针,对反共顽固派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打退了国民党顽固派的三次反共高潮,发展和壮大了人民抗日力量,保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 八一三事变   抗日救国六大纲领和十大纲领 ☛

第二次国共合作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形成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随着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加剧和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国内的主要矛盾,为了团结全国各族、各阶级、各阶层共同抗日,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使事变得以和平解决,同时与国民党达成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协议。次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由此,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国共两党在各自领导的正面和敌后战场上,共同进行了八年的抗战。中国共产党坚持独立自主原则,放手发动群众,建立人民武装和敌后抗日根据地,贯彻执行“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以及“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方针和“有理有利有节”的策略,对顽固派反共行为进行坚决的斗争。由于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对抗战的胜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国民党接受团结抗日主张,对于促成全面抗战起了重要作用。由于在国共两党合作基础上形成了全民族的抗日,抗日战争夺取了完全胜利,对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发展以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发动了全面内战,第二次国共合作破裂。

第二次国共合作

第二次国共合作

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时期为抗击日本侵略而建立的第二次合作。1935年中共中央瓦窑堡会议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迫使蒋介石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条件。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于7月15日将《国共合作宣言》送交中国国民党。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播发《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了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第二次国共合作中,中国共产党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采取“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的方针,执行了 “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 的政策,发展和壮大了人民抗日力量。虽然,中国国民党三次发动反共高潮,企图吞并、消灭革命力量,但从总体看,国共两党维持了合作关系,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保证。

☚ 抗日战争   七七事变 ☛
第二次国共合作

第二次国共合作

参见 “国共合作”。

☚ 第二次“围剿”红军   第二次货币改革 ☛
0000198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2:4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