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第二个五年计划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第二个五年计划1958—1962这一时期,由于受“大跃进”、“高指标”的影响,虽曾先后提出过十多次方案和指标,但最终未能形成完整的国民经济计划。尽管如此,每个年度还是有计划的,并且有执行结果。到1962年底,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达到:基本建设投资31.42亿元,比“一五”时期增长了114.47%;生产总值17.72亿元(比1957年增长20.79%,下同);粮食产量165.35万吨(13.59%),棉花产量2.51万吨(-29.69%),猪、牛、羊肉产量7万吨(-26.1%);原油产量87.76万吨(819.9%),发电量2.96亿千瓦小时(265.4%),钢1.8万吨(23.29%);国有经济单位职工年平均货币工资654元(-31.37%)。统计数字表明,本五年内工业生产情况较好,农牧业稍差,国有经济单位职工年平均货币工资下降幅度较大。 第二个五年计划 第二个五年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1958—1962年的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简称“二五”计划。根据中国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前实现和“一五”计划的执行情况,在周恩来总理的主持下,提出了第二个五年计划的任务和指标。规定的五项基本任务是:(1)继续进行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推进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建立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巩固基础;(2)继续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巩固和扩大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3)在发展基本建设和继续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发展工业、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相应地发展运输业和商业;(4)努力培养建设人才,加强科学研究工作,以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5)在工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增强国防力量,提高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的水平。按照这些任务,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议提出,五年内国民收入增长50%左右,积累率稍高于第一个五年已达到的水平,1962年钢产量1 050—1 200万吨,粮食产量2.5亿吨左右。由于1958年以后,在“左”的思想指导下,提出“大跃进”,修改原定计划,提出过高的奋斗目标,致使“二五”计划的执行情况不好,且出现了第一次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社会劳动生产率下降,经济建设被迫后退,人民生活遇到很大困难。 ☚ 八字宪法 三级所有,队为基础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