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第九《合唱》交响曲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第九《合唱》交响曲

第九《合唱》交响曲

德国作曲家贝多芬作曲。是世界音乐文献中最伟大的一部作品。贝多芬经过长期孕育和艰苦的劳动,从1817年始到1823年才完成。是集前八部交响曲中英雄思想的继续和发展,并在第四乐章采用德国诗人席勒的《欢乐颂》,体现了具有全人类意义的深刻主题。为完成这一艺术任务,贝多芬创造了新的音乐体裁——合唱与交响曲相结合,因而被名为《合唱》交响曲。全曲包含四个乐章:第一乐章快板,但不过分,略带庄严的气氛,d小调,2/4拍子,奏鸣曲式。开始在弦乐器上由A和E两个音的不断反复,不久便强有力地在d小调奏出被罗曼·罗兰称之为“命运的动机”,威严顽强。连接部充满战斗的精神,并预示终曲欢乐颂主题。副部在降B大调,具有感叹愤慨的性质。展开部紧张激烈,不时又表现出沉重的悲哀。再现部是第一乐章的高潮。最后在固定低音的基础上,用“命运的动机”悲壮地结束。第二乐章十分活跃的快板,d小调,3/4拍子,复三部曲式(前后部分本身又是奏鸣曲式)。第一部分有两个主题:一是用赋格段陈述,快速“连德勒”圆舞曲性格急促不安的主部;一是在C大调上明快宽广的副部。三声中部在D大调,是一个具有俄罗斯风格带有牧歌性质的旋律。第三乐章歌唱似的慢板,降B大调,4/4拍子,双重变奏曲。简短的前奏后,小提琴奏出从容、沉思的第一主题。速度转为适中的行板,3/4拍子,在D大调由第二小提琴奏出优雅的舞曲性格的第二主题。变奏发展主要表现在第一主题,第二主题几乎没有什么变化。第四乐章终曲。由管乐器急速奏出强烈的乐句开始,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奏出宣叙调。然后回忆出现前三个乐章的主题,逐一被否定。欢乐颂主题先由低音弦乐器奏出,而后是它三次变奏性的陈述加小结尾,音乐进入高潮。突然引子乐句更加猛烈地爆发,男中音用宣叙调唱出:“啊,朋友,不要悲哀!让我们来唱一首充满明朗的愉快和阳光般欢乐的歌吧!”接着领唱《欢乐颂》,合唱应和。随后是四重唱、合唱。当歌词唱到“拥抱起来,亿万人民”时,音乐转为3/2拍子的行板,在G大调唱出赞美的颂歌,而后又两个主题汇合在一起。结尾,音乐又转为急板,在欢呼凯旋声中结束全曲。

☚ 第六《田园》交响曲   未完成交响曲 ☛
0000821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8: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