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东丽区
东丽区位于天津市区东部,地处东经117°13′ ~117°33′,北纬39°~39°14′。东邻塘沽区,西连市区,南隔海河与津南区相望,北界新开河、金钟河、永定新河同北辰区、宁河县接壤。东西长30千米,南北宽25千米,总面积477.34平方千米。东丽区境古为渤海之域,约在3 000多年前逐渐由西向东退海成陆。其底部以海积为主,上部复盖泥沙,由海洋和河流相互作用而形成冲击平原。全区地势平坦,海拔平均3米,间有洼淀和堤状地带,大致由西北向东南,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境内两道贝壳堤呈南北走向分布在东部和西部,成为较高地带。东丽区原无独立建制,隶属多变,1953年始建津东郊区,1955年更名为东郊区,1992年改名为东丽区,为天津市辖区。1995年,全区辖4个街6个镇1个乡,共66个居民委员会、115个行政村。居住着汉族及回、朝鲜、满、蒙古、维吾尔、壮、白、藏、苗、侗、黎、畲、土家、锡伯、纳西等15个少数民族。全区总户数93 703户,总人口297 106人,其中农业户65 735户、205 073人,非农业户27 968户、92 033人。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全区有少数民族人口6 079人,其中回族最多为5 61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