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空间联队Disanshi Kongjian Liandui30th Space Wing
美国第二大航天与导弹试验中心(Western Space and Missile Centre)。原称西部航天与导弹中心,1991年改为现名。1959年2月28日启用,由美国空军管辖。
第30空间联队位于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空军基地,地理坐标是北纬34.4°,西经120.35°。这一地理位置便于美国向南发射运载火箭,把卫星送上极地轨道,同时也有利于航天飞机向高倾角发射。
范登堡基地建在沿西海岸的丛林地带,占地约40km2,地形类似东海岸的卡纳维拉尔角地区。从这里主要发射国防部和航空航天局的保密卫星和洲际弹道导弹,并在西靶场的实战条件下进行各种导弹的飞行试验和训练。靶场穿过太平洋直至印度洋,在那里与东靶场的跟踪网相接。在基地后面的隔离区内居住着约1万名工作人员及其家属。基地的发射设施有:
❶SLC-2发射区:有2座发射台SLC-2E和SLC-2W,1984年启用,发射德尔它火箭。
❷SLC-3发射区:1987年5月SLC-3E发射台曾用于发射“白云”海洋侦察卫星。现正在改建,从1995年起发射阿特拉斯-2型火箭。SLC-3W发射台继续用阿特拉斯-E火箭为国家海洋和大气局发射气象卫星。
❸SLC-4发射区:用于发射大力神火箭。1986年4月18日,大力神-34D火箭升空后16s爆炸,碎片毁坏了地面设备,火焰蔓延到1km以外,造成5000~6000万美元的损失。1987年才恢复发射大力神-2火箭,1991年3月又发射了第一枚大力神-4火箭。马丁·马丽埃塔公司1990年得到一份1000万美元的合同,在SLC-4E台上装设消声系统。该系统在固体发动机点火前2s向发射台排焰道喷水,点火后0.7s即可减小声压力波。
❹SLC-5发射区:用于发射侦察兵火箭。
❺SLC-6发射区:建于20世纪60年代,原用于发射载人轨道实验室,该计划于1969年撤销。发射区的设备有发射台、移动式勤务塔、排焰道和发射控制中心。1975年决定以此为基础建设西海岸的航天飞机发射场,可节省1亿美元。1979年开始建设。计划第一阶段每年飞行20次。4500m长的航天飞机跑道,轨道器维护测试厂房,以及范登堡北部的工作人员设施,共花费32亿美元。加上SLC-6原有的发射控制中心、有效载荷准备和更换设备、航天飞机装配大楼、出入塔、发射台、移动式维护塔和范登堡南部的3个排焰道,液氧和液氢库等,构成了完整的航天飞机发射系统。从1986年起,从这里曾发射过发现者号和挑战者号航天飞机。挑战者号航天飞机悲剧发生后,1986~1987年间这套系统处于封存状态,此间1700名航天飞机合同户雇员被裁减。该系统现已经过改造,发射大力神-4半人马座火箭。
范登堡也是发展和试验洲际弹道导弹的重要基地。这里建有53个地上导弹发射系统及“和平保卫者”、“民兵”和“小型洲际弹道导弹”等战略导弹地下发射井,并建有基地环形铁路和环形公路,进行机动式洲际导弹的试验和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