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符南蛇起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符南蛇起义明中期少数民族起义之一。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十一月,琼州(今海南岛)黎族不堪忍受官府的暴虐,在符南蛇领导下聚众起义。围攻儋州(今儋县北海边),杀死明参将刘信。十六年(1503年)七月,符南蛇在海南岛已聚众数万,势力强大。明两广都御史潘蕃率军镇压,破寨一千二百余所,符南蛇失败而死。 符南蛇起义在明成化、弘治年间到嘉靖中叶 (1469至1549年),黎族人民反抗封建统治的斗争连续不断,其中以符南蛇的起义声势最为浩大,这次起义爆发于弘治十四年(1501年)。是年,儋州七方峒(今白沙县七方镇)的符南蛇领导黎族人民起义,起义“撼动海外三千里地,海南几危。”这是海南黎族人民不堪封建王朝沉重的赋税剥削和官吏们贪得无厌的苛索,为了求生存而爆发的一次规模空前的大起义。这次起义的导火线是因为当时弘治间,知府张桓贪残私敛,大失黎族百姓的民心,接着知府余浚贪污剥削百姓尤其厉害,黎族百姓不堪其苦,因此聚众造反。这伙贪官污吏强迫七方峒黎族农民每年交纳 “额粮”八百余石,黎族农民困于征求,加上繁重的官役,因此便在符南蛇领导下起来造反。义军“刻箭传约,三州十县闻风响应”,反抗斗争的烈火迅速燃遍大半个海南,“琼州西路一千余里,道路不通”。符南蛇当时拥众万余,连接围攻儋州、昌化等州县,并攻占感恩城,而临高县城也在起义军的猛攻下“危在旦夕”。明王朝出动官军二万余名,分五路进犯起义军的据点。起义军在强敌面前,凭险奋战,“拥精锐出敌,”歼灭官军三千多人,“分守重臣亦与难焉”。由是,起义军声势愈加浩大,州郡都惊动了。封建王朝大为震动,连忙调来“征徭将军”毛锐统率“汉达军狼士兵”十万增援。在敌我势力十分悬殊的情况下,起义军毫不退缩,坚持抵抗,表现出黎族人民英勇斗争的精神。符南蛇在作战中不幸中箭受伤,堕河身亡,官军才得以入占七方峒。符南蛇领导的黎族人民起义,经历了一年多的斗争,终于在弘治十五年(1502年)12月被残酷地镇压下去。 符南蛇起义明弘治十四年 (1501)夏,海南岛儋州七方峒(今白沙县)黎民,在官府征求额粮的压榨下, 以符南蛇为首爆发起义。刻箭传约,三州十县闻风响应, 遍及大半个海南岛。义军先后围儋州、昌化、临高,声势大振。明廷调官军两万,分五路进剿、义军迎战, 毙敌三千余人,起义军势力扩大至十万之众。翌年,朝廷调官军及狼土兵十万进攻, 经多次苦战,符南蛇中箭落水牺牲,官兵攻入七方峒,起义失败。 符南蛇起义明中期海南岛以符南蛇为首领的黎族人民起义。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十一月,琼州(今海南岛)黎族不堪忍受官府的暴虐,符南蛇聚众起义。围攻儋州(今儋县北海边),杀死明参将刘信。次年七月,符南蛇在海南岛聚众数万,势力强大。明两广都御史潘蕃率军前往镇压,破寨1200余所,符南蛇战败而死。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